第268章 老狐狸首輔(1 / 2)

心裏雖然清楚,不過梁正淳可不打算給薛琅玉細說,隻老神在在地撚著胡須來了一句:“皇上此舉,定有他的用意,我等臣子隻須恪盡職守……”

又來這一套!薛琅玉耳朵都要聽起繭了,卻也不得不笑著應和:“梁大人說得極是。”

兩人各打了一個哈哈,一轉頭,兵部尚書袁宏拿著譚罡的奏折走了進來,向兩位行了禮:“梁大人,薛大人,我剛剛聽說皇上下了旨意,對原禹州營參將陳延陵另有任用?”

見梁正淳和薛琅玉都點了頭,忙把譚罡的折子遞了上去,“那這件事兩位大人可覺得如何處理為好?”

按說這事是他兵部的事,他兵部擬了意見後知會吏部,該怎麼著就怎麼著就是了,但是一來出了糾紛的當事兩人陳延陵和趙文清各自背後有人,二來薛琅玉也在這裏,他又是次輔的身份,總不好這折子隻拿給梁正淳看而不管薛琅玉吧?

再說了,袁宏本身也是個再穩妥不過的人了,這事兒哪邊他都不想得罪,推到內閣這裏,能擔責的人就多了……

梁正淳接過折子看了,轉手遞給薛琅玉,等薛琅玉也看完了,才八風不動地抬了抬眼皮兒看向袁宏:“這事兒,既然是禹州營裏的事,不知道袁大人是個什麼意思?”

袁宏連忙把自己這幾天跟幾位侍郎討論過後的意見說了:“陳延陵雖是受了構陷,卻是因隊正劉超、隊副張亮幾人心生不滿而致。

劉超、張亮兩人該按軍法處置無疑,但是陳延陵指稱兩人實則受禹州營副總兵趙文清指使一事,證據不明,未足定論。

且如今陳延陵又平級調任去了豐穀鹽田任鹽運監察使,兩人已然調開,我想著,這事兒要不然就將趙文清斥責一通,令他自省自醒,萬不可仗著資曆生出驕矜之心,這兩頭也就抹平了。”

有矛盾的兩方,既然一方走了,而另外一方還是原來的老人兒,自然是用這種辦法最為穩妥了。

薛琅玉剛暗自點頭,沒想到梁正淳卻慢吞吞地開了口:“我看這奏折上寫著劉超、張亮幾人確實跟趙文清走得近,他二人一個是隊正,一個隊副,跟參將的位置隔了十萬八千裏。

禹州無戰事,幾人又無爭奪戰功之妨,平素訓練中陳延陵憑武力奪冠,即使有幾句驕滿之語引人心裏不快,也不至於就敢對一個正四品的上官如此出手吧?”

這一番話,聽得薛琅玉和袁宏兩人均是一愣,一時卻默不出聲。

梁正淳毫不為意,摸了摸胡子繼續說道:“這瓜田李下,難免有嫌啊。雖說證據不明,未足定論,可是此事必須妥善處理,免得滋長一些歪風邪氣。”

梁正淳當初能夠接了周介甫的班,不僅做到吏部尚書,還入閣當了首輔,在處理事務中確實有他的獨到之處。袁宏連忙虛心討教:“那梁大人的意思是?”

“將趙文清調離禹州營,換到遼州營,他若有真本事,自然能憑真本事升上來,要是沒那本事,隻是一味嫉賢妒能,到了遼州營,是條蟲他就老老實實盤起來!”

梁正淳一席話,就此定了趙文清的命運。

遼州營駐守邊關,關外時常有胡人前來劫掠打邊穀,戰場上真刀實槍地對著,誰有本事誰自然脫穎而出,因此營風崇武,並不搞虛的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