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內。
彈劾湯斌的折子攤在東暖閣的炕桌上,皇帝見太子進來,便推到他麵前,“你已經十三,對朝政之事該有自己的見解,對於戶部尚書餘國柱參江寧巡撫湯斌妄議朝政之事,你如何看待?”
太子細細看過,道:“兒臣隻有兩點不明,一則餘大人是戶部尚書,風聞言事是禦史的職責,怎麼戶部尚書卻又伸長了手,去管禦史們的事呢?二則湯斌是朝臣,議論政事份屬應當,兒臣聽聞湯斌在江寧為官,時常教導百姓要事事從簡,教化愚民,推行學堂,像這樣的人隻一心辦事,又怎會有辱罵朝廷的行徑呢?”
皇帝頷首,“太子說得很是。”
太子撩袍跪下,肅容道:“兒臣眼下已將《四書》《書經》全然讀完,雖不敢鬥膽說對先聖之言全然體悟,卻也知道理,聖人言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兒臣身為儲君,不可輕動,卻想擇一位品性出眾的地方官員為自己的輔佐太傅,讓他以真知灼見教導兒臣,這湯斌湯巡撫高風亮節,嫻於禮法,兒臣向皇阿瑪求此人,為兒臣的太傅。”
皇帝命太子起身,忖度一番道:“眼下湯斌在江寧尚有事務,朕會加吏部尚書之職給他,待明年正月調回京城,輔佐於你。既然太子如此看重湯斌,朕可以命他兼領詹事府,專為太子服務。”
太子笑道:“多謝皇阿瑪。”
皇帝對著太子招招手,示意他靠得近些,而後摸了摸他的肩膀,少年人的身形尚有些瘦削,卻可見精壯的底子,“你方才說已經將《四書》《書經》讀完,太傅們也向朕說過,朕已經命禮部擇吉日,行出閣大典,屆時諸王及宗室皆要向你行大禮,出閣大典是要事,前明太子皆要行此儀典,你好生準備,勿要失了體統。”
太子應是,“兒臣不會讓皇阿瑪失望的。”說完,他目光落在炕桌的折子上,“兒臣聽索大人說,羅刹國軍隊卷土重來,又占領了咱們大清的雅克薩城?”
皇帝頷首,冷笑一聲道:“去歲大清軍隊將托爾布津趕了出去,他當時跪求恕罪,保證再也不敢入侵,沒想到過了三個月,便又占領了雅克薩,朕這次不會輕縱了他,必要以賊人之血告誡所有不臣之人!”
湯斌本因明珠等人放出的流言而重病,沒想到不過一月便峰回路轉,自己被加為禮部尚書,更兼任正三品漢詹事,自是感激涕零,病況亦好了許多。
皇帝下旨之時,明珠、餘國柱等人的臉皆紅成了豬肝色,皇帝道:“自元朝起,帝王皆命修《一統誌》以記載天下山川、形勢、戶口、丁徭、地畝、錢糧、風俗、人物、疆域、險要,自康熙十一年起,保和殿大學士衛周祚便曾向朕諫言,隻是當時礙於三藩之亂,朕未動此念,眼下海晏河清,天下歸心,朕想是到了修《一統誌》的時機了。”說完,他命大學士勒德洪等七人為總裁官、內閣學士徐乾學等六人為副總裁官,翰林院侍讀彭孫遹等二十人為纂修官,“幼慧。”
徐乾學應聲出列,掃袖跪下。
皇帝含著淺笑,和煦如三月春風,“你在士林之中光有賢名,更曾經是大學士明珠長子的老師,”他掃了納蘭明珠一眼,道:“明珠大力向朕舉薦你,朕眼下不僅任你為副總裁官,更授你禮部左侍郎的要職,兼入經筵講學,你可要給朕做出一份成績來,勿要讓朕和大學士失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