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我是野種(1)

人性中除了不可改變的本性外,絕大部分的性格是在生命的曆練過程中,日積月累地積澱而成的。特定的生活環境裏造就了特定的性格和生活理念。

童年是人生路程的起步,也是人性形成和完成的關鍵過程。幸福快樂的童年生活,大都會讓人有開朗熱情的性格,而且會有善良慈愛的心腸。一個在關愛中長大孩子,他的心中就會有愛。

我的心中沒有愛,我不相信愛。如果上帝是公平的,他真的把愛種在了每一個人的心中,那我心中的愛一定是沉睡了。

人通常是在童年的某個瞬間開始有記憶的,這一刻和這以後發生的事情就會印刻在我們的腦海中,不管經過多麼久遠的歲月,這記憶都會陪伴著我們走過悲喜和榮辱的時光。

打開記憶閘門的一定是一件讓你特別高興,或者是特別傷心的事情。打開我記憶閘門的事情是一件讓我特別高興的事情。

四歲之前我的記憶是空白的,記不住任何事情。懵懂中隻記得自己非常懼怕饑餓和寒冷,似乎一直在饑餓和寒冷中掙紮著。

那是一個寒風凜冽的嚴冬早晨,天還蒙蒙亮,我穿著到處露著棉花的開檔褲、趿拉著露著腳指的破棉鞋,拖著一個籮筐去撿煤核兒。我是什麼時候開始在這寒冷的早晨撿煤核兒的,那之前發生了什麼事情,現在我已經完全忘記了。

我來到公社菜窖的附近,那裏剛剛倒出一堆煤灰,核桃大的煤核兒散落在飛舞的灰色煤灰中,黑燦燦的煤核兒像是直衝我招手。我拖著籮筐跑了過去,一篩子灰還沒有篩完,兩個女人衝了過來,飛快地把煤灰撮進她們的大篩子裏。眨眼的功夫,一堆煤灰就被她們兩個人瓜分完了。她們的兩個大籮筐已經裝了半筐的煤核兒了,我的小籮筐裏隻有筐底一點的煤核兒。

誰都知道菜窖早晨隻會倒一次灰,兩個女人拿著工具去別處找煤灰去了,我還在吃力地篩著我小篩子裏的灰。

正在這時候,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男人把一大筐煤灰倒在我麵前,說:“小孩兒,別篩了,快把大的撿進你的筐裏。”說著,還蹲下幫我把幾塊雞蛋大的煤核兒扔進了我的筐裏。

聽了他的話,我兩隻手飛快地從煤灰裏撿大塊的煤核兒。等我的籮筐裏堆滿了核桃大的煤核兒時,又有幾個撿煤核兒的女人和孩子衝了過來,頃刻之間,一大堆煤灰就被瓜分完了。

我心裏那個高興啊!我還從來沒有撿過這麼多大塊的煤核兒呢。而且尖尖的一筐全是核桃大的好煤核兒。幾十年過去了,我還能回想起那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長什麼模樣。我記憶的閘門就是在那一刻打開的。直到今天,我對戴眼鏡的中年男人還頗有好感。

我撅著屁股,拉著滿滿的一籮筐煤核兒,艱難地往回拖。寒風裏我感覺不到一絲寒冷,身上的破棉襖已經被汗水浸濕了,頭上熱氣騰騰的全是汗了。

終於看到那個破破爛爛的小院了,我實在是拖不動了,想回去叫人來幫忙,又怕別人順手把辛苦得來的戰利品掠走。於是我就扯著稚嫩的嗓子衝著小院大喊:“大爺,大爺,快來幫我拿煤核兒!”

一會兒的功夫,大爺披著他那件破羊皮襖,佝僂著身體走出了小院,一步一步地向我走來。我興奮地迎了過去,激動地說:“大爺,我今天在公社菜窖那裏撿了滿滿一籮筐的煤核兒,全是大塊的。”

大爺也很高興,一隻手提起了籮筐,一隻手摸了摸我的頭,說:“鐵蛋兒真能幹!”

我跟在大爺後麵,興衝衝地回了家。

大娘和丫毛她們都已經起來了,爐火上熬著香噴噴的酸米粥。大娘也衝我綻開了難得的笑容,說:“對呀,鐵蛋兒,隻有早點出去,才能撿到這樣大的好煤核兒。明天你再早點出去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