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女人發言的風範語言(1 / 3)

三、女人發言的風範語言

當眾發言時需要膽識和機智,女人如果掌握了適當的技巧和表達方式,不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演講效果,還能博得眾人喝彩,令你的人氣直線增加。良好的演講口才不全靠天生,後天的努力也必不可少。女人在克服了內心的膽怯以後,再掌握一些演講技巧,同樣能達到不同凡響的效果。

1.即興發揮,妙語連珠

即興發揮,令許多女人無所適從,仿佛三尺講台就是一個等待著冷場和被人嘲笑的“地獄”。其實,女性朋友大可不必過分緊張,相信任何事都是有備無患,即興發揮也不例外。先讓我們來聽一個故事,說一段佳話。

◆一段佳話

早幾年曾流傳作家李準“三句話說哭常香玉”的故事。

說的是,在表演藝術家常香玉舞台生活50年慶祝會上,著名演員謝添對在場的作家李準“突然襲擊”,要這位被譽為“語言大師”的作家當場用幾句話把常香玉說哭下來。這可是一個喜慶的日子,說幾句話要讓喜氣洋洋的資深表演藝術家當眾流眼淚,這個即興講話的難度也太大了。李準皺起眉頭猶豫片刻,又連連擺手顯出很為難的樣子。但大家窮追不舍,常香玉也走上前不依不饒要他“馬上就說”。李準拗不過,款款站起來說了下麵一段話:

“香玉啊,今天多好的日子——咱們能有今天也真不容易。論起來,您還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記得我10歲那年跟父母逃荒到西安,沒吃沒喝,眼看成群的難民快要餓死了,忽然聽有人喊:“大唱家常香玉放飯啦,河南人都去吃吧!”一下子湧上去許多人,我捧一大碗粥,眼淚吧嗒吧嗒流不停,想:日後若能見著恩人,我得給她磕頭。哪想到,文化大革命您也挨整,那天,您押在大卡車戴高帽掛牌子遊街,我站在街頭看了,心在滴血啊——我真想喊:“讓我來換換她吧!她可是大好人啊……”

李準還沒說完,常香玉已捂著臉、轉過身,淚水滾滾而下了。

如今藝術家已經歸去,留下一段佳話在人間,也給他們研究即興演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文本。

◆準備與表達策略

有人給即興演講下定義,說即興演講是“不做任何準備的演講”。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準確。美國紐約交際學院院長達爾卡尼基斷言:“無準備的演講”不是即興演講,“那是信口開河、是漫談聊天”。

即興演講是可以做點準備的,其準備包括兩個方麵,一是預測性準備,一是臨場性準備。不管臨場時間多麼短暫,即使兩三分鍾的延宕(比如李準的“擺擺手、皺起眉猶豫片刻”)也是可以贏得寶貴的間隙準備的。

當然,在這樣短的時間裏做準備需要技巧,首先要做的是確定即興演講的表達策略。從李準的演說我們可以歸納出這樣幾條:

(1)話題明確,針對性強?

將內容限製在一定的範圍內,角度宜小,力求貼近生活,語旨鮮明,有很強的針對性,議論求準、求新、求精。

(2)直陳己見,態度明朗?

不必在語言上句斟字酌,盡量用明快平白的語言直截了當地說,少繞彎子,力求句句說在點子上。

(3)短小精悍,生活活潑?

即興演講一般隻3~5分鍾,所以要降低冗餘度,說話言之有物、有信息密度,並且以親切生動的表述引起聽眾的興趣。

除了確定表達策略,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突然請你上講台,最忌的是惶恐不安,這隻會使頭腦一片混亂。可以像李準那樣來個“內緊外鬆”,在寶貴的延宕間隙,思維盡快亢奮起來,並相信自己可以贏得聽眾。

思維亢奮起來為的是打好腹稿,這是關鍵。打腹稿可以有如下選擇:

(1)散點連綴,粘合成篇

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作即興講話,腦子裏會就某個話題形成一種表達的意向,這就是所謂“命題映象”。而現場的壓力會催迫你腦海產生靈感的火花,但這些火花般的“思維點”顯得支離破碎,而且稍縱即逝。這時要做的是,盡快對散亂的思維點進行聚合,並根據確定的題旨篩選,然後按一定的表達結構粘合起來,這就是“腹稿”了。在李準的那個演講裏,他精選了儲存於腦子裏的兩個感人的情節片斷,即讚常香玉的人品,又為她蒙冤受屈不平,這個強烈對比性連綴,當然會收到強烈的現場效果了。

(2)異峰突起,思維先行

有經驗的演講者自有他慣用的“套路”,他們往往將自己要達的意思納入一個思路框架,這樣有了依傍講起來就從容得多了。美國公共演講專家理查德為我們歸納了一個即興演講的“精選結構模式”,比較實用。他勸演講者以這樣4句話作為提示信號:

喂,請注意!(一開頭就以“聳人聽聞”的懸念激起聽眾的注意)

為什麼要費口舌?(以警醒的議論“勾”住聽眾的感知興趣)

舉出典型的例子。(形象化地將自己的觀點印入聽眾的腦海)

怎麼辦?(說明應該怎麼做,滿足聽眾對詮釋的期待)

(3)片言居要,說句成篇

如果時間緊迫,來不及構思全篇,可以采用“立片言之居要”的方法,就是先開門見山地用直言肯定句式提出自己的主張或見解,然後以此為發端,用一組句群進行講述。這“片言”就是“意核”,講的時候完全是對“意核”進行剖解。從破題到展開、到多角度的論證、到最後的總結,句句話都言之有序地“粘”在“意核”上。

對“居要”之“片言”作全方位分解,如下“三字訣”可以作為表達的提示:

正麵說(肯定的角度)反麵議(假設性否定)

為什麼(列舉理由)?怎麼做(指出門徑)

找例證(論據實證)?作歸納(回應論點)

當然不一定麵麵俱到,有時將一兩個方麵說清、說透徹,也可能是一篇很好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