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終是一舉將顯王與北川王拿下。

自此,大慶朝再無顯王與北川王,這兩位藩王的封地,也全都歸了朝廷所有。

而謝含英雖沒有收拾了定王,卻還是讓定王的十萬大軍留了下來,不是死傷,就是做了俘虜——將來,也會是朝廷的兵。

雖然仍舊還有兩個定、敬二王,但朝廷麵臨的局麵,明顯就好多了。

隻是謝遠身在其中,覺得既然朝廷大軍都來了,他也帶來了十三萬人,還有原本寧遠侯江白的人在,時機到了,為何不直接攻向定王藩地?就算這次不能將定王藩地徹底收複,至少,也要讓定王大受損失才行。

不隻是謝遠,就算是朝廷一些臣子心中也是這樣想的。

然而謝含英卻是拒絕了這件事情,並不肯以武力乘勝追擊,隻下旨令定、敬二人將之前侵占的地方還回來,將朝廷在其封地的五萬精兵送回,再為朝廷送上二十萬石糧食,三萬匹年輕力壯的好馬,五十萬石馬草,三萬頭牛羊,十萬金,百萬銀,令,敬王需提前繳五年藩地賦稅,定王則需提前繳十五年藩地賦稅。

敬、定二王心中自是不喜,但是,敬王暫且不提,定王附近不遠處的地方,就戍守著昭王謝遠的兵。而昭王的兵不遠的地方,則是寧遠侯和永和帝謝含英的兵。

一旦定王不願意答應這件事,謝含英很有可能,立刻就起兵攻打過來。

因此定王心中憋屈的很,心中暗罵謝含英陰險狡詐,前頭一直佯作無能君王,到了後頭,卻是聯合著昭王幾個,狠狠的算計了他們一番。

偏偏,他們竟真的被謝含英騙了過去,以為謝含英真的是因沒上過戰場,所以才會拖拖拉拉,一直不來,更沒有料到的是,他們以為的謝含英一旦來了戰場,身為君王,一定會為了臉麵,在戰場上亂指揮。可是,謝含英卻在真正騙過了他們後,就立刻帶著大軍衝了過來,而衝過來之後,更知曉自己沒有帶過兵,因此將帶來的人隻讓寧遠侯指揮,自己卻隻是在打仗時,一直穩穩地站在中間,顯示與眾將士同在。

原本謝含英帶來的人和寧遠侯的人加起來,就要比顯王三人的兵多,又有擅長用兵的常勝將軍昭王從後方攻擊他們,他們便是想要不輸,也是不行的。

定王想到此處,神色就極其的複雜。

然而成王敗寇,雖然不知道謝含英為何沒有立刻朝他們攻擊,但是……定王卻是不能放棄這個可以喘.息的機會,因此,果斷送上了謝含英所要的東西。

而敬王原本隻是在等待而已,待發現定王已經認了輸後,臉色極其難看。

他知道,他這一次,也必須要將謝含英要的東西送出去了。

就算他知道這其中必然有異,否則的話,謝含英既有兵又有將士,就算暫時沒用確切的理由收拾他這個沒用明確反了的敬王,但是,定王是直接打了要反的口號的,謝含英又為何不趁機就將定王收拾了呢?就算不一次性的將定王藩地收拾利落了,卻也可以將定王打得基本翻不了身,然後謝含英便可以回長安,謝遠就可以回昭地,隻留下寧遠侯一個,對付那樣的定王,本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而謝含英和謝遠如果現在就回去了,隻留下一個寧遠侯收拾定王,卻是沒那麼簡單。畢竟,謝含英必然需要寧遠侯在收拾定王之餘,還要把顯王、北川王藩地上的餘孽收拾幹淨,寧遠侯隻怕分.身乏術,根本無法真正收拾的了定王。

然而敬王心中雖有諸多疑惑,但事已至此,定王把東西給了,敬王邊境周圍,又有殷王帶著人在一旁守著。縱然心有不願,但眼見謝含英這次仿佛是下定了決心要收拾他們,縱然不能徹底收拾了,卻也要狠狠削弱他們的實力,敬王也就隻能臉色難看的應下了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