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忍住了。
他們兩個各自有各自的封地,將來也不可能在原顯王和北川王的封地上住一輩子,最多也就是將這兩個藩地上的一些東西占為己有,原本的封地,還是要放在那裏的。
謝容英心中打算了一番,覺得原顯王的藩地地大物博,的確是好之又好。若是可以的話,他心中還是願意將原顯王的藩地作為自己的藩地的。
而且,這些日子以來,阿兄不在,謝容英代替阿兄處理朝中諸事,雖說初期經常被謝相等委婉的教訓,但是到了後麵,謝相看著他時,雖仍舊蹙眉,但是孟相幾個卻常常對著他笑——顯然,孟相幾個都覺得他作為暫時代替阿兄的人,做的還算不錯。
謝容英也因此心中增加了不少信心,覺得他當再用些心才是。
隻是這段日子,謝容英身邊到底也養了幾個謀士,除了謀士,朝中也有人願意跟在他身邊,為他出謀劃策,在他在朝堂上提出某些想法說,願意率先站出來支持他。
這些人裏,現下就有人提醒他道:“容王,藩地難得。現下原北川藩地和原顯王藩地剛剛回到朝廷,想來聖人也定是正在發愁如何將這兩個藩地的百姓的想法扭轉回來,也讓兩個藩地的將士慢慢的願意將自己當做朝廷的兵,而不是藩王的兵。另外,藩地裏還有諸多瑣碎事務需要處理。而殷王與昭王各自擁有藩地,這種情形下,再讓二人插手此事,難免有些不妥。倒不如待聖人回來,殿下前去向聖人請旨,言道願意去這兩個藩地,接手殷王和昭王,處置兩個藩地的事務。如此,聖人瞧見了殿下的本事,說不得,將來一旦願意封藩王,也就會頭一次考慮殿下您了。”
這樣的誘.惑果然足夠大。
因此謝容英想了幾日,便覺此事可行。
待到謝含英回來,一番封賞過後,謝容英正要提及此事,就又聽謝含英敲擊著案幾,沉吟道:“另外,還有一事。此次除去原顯王與北川王一事中,殷王與昭王立功最盛。因此,朕決意將二王擁兵數目,提升到二十萬。”
一眾人臉色有些發白。
孟相立刻站出來道:“聖人,此事不可。那原顯王是因何才會有了那等謀逆的心-_-!
謝相微微閉目,顯見也是極其的失望。
然而謝含英既有了想法,現下在朝中又是說一不二,因此便按照他原本的想法下令,令昭王與殷王送出原本訓練的八萬擁兵,訓練年數和年紀不限,再從兩個藩地剩下的兵和定敬二王送出的人裏,擇出十三萬人,帶去邊境。
另,許昭王與殷王從原顯王和北川王藩地,帶走足夠其擁兵和戍守邊境的朝廷將士三年的糧食,以及七千匹好馬,三十萬張弓,三百萬隻箭,三十萬張盾牌,五萬兩金。
朝廷中雖還有人心中不願,覺得聖人太過信任二王,但是,聖人已經不是原先的聖人,雖仍是溫和有禮,但卻也比從前要果決狠厲的多,因此也隻好認了此事。
而謝含英待回了宮中,就召見了謝相。
謝含英臉色難看,謝相臉色也不好看。
待揮退了眾人,謝含英就道:“曾叔祖,您瞧見了,容英他……不行。不是朕不給他機會,是他,真的不行。”
若是讓這樣的謝容英繼位,謝含英隻怕就算他現下已經給謝容英製造了最好的局麵,謝容英也會毀掉現在的一切。
謝相卻道:“可是昭王同樣不行!昭王他是敬王的親生子,還是嫡長子!您若是讓昭王繼承皇位,那麼,聖人當真以為,這天下人的唾沫,是那麼好受的麼?敬王到時,必然會用孝道,壓得昭王喘不過氣來,令昭王就算做穩了皇位,也絕對名聲盡毀!聖人,難道您想讓昭王做了這個位置,然後被世人世世代代的詬病和斥責麼?還有容王與太後,聖人當真以為,若是昭王做了那個位置,容王和太後,當真能放任昭王做那個位置,而不會想方設法,自己把自己弄死麼?血脈親情,聖人……當真不在意麼?”
謝含英頹然倒在榻上。
他想,他此生,都會對不起阿遠。
☆、第91章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