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登基。若是昭寧王登基,以昭寧王的性子,莫說是為先帝守孝百日,就是守孝三年,他也決意不會有半分不情願。更何況,論及本事,咱們這一位新帝,又有哪一點比得上昭寧王?”

如今昭寧王發展的越來越好。

不但是三州越發富裕,人口越來越多,昭寧王將邊境之事處理的越發有頭緒,前些日子,昭寧王還上了密旨,言道高麗小國,時常伺機而動,擾亂邊境,與其再留它煩擾朝廷,倒不若直接劃歸為朝廷領地,如此,也可警醒周邊其餘小國,更能為大慶朝多添加一份領地。

如此賢能之人,更因一夢而夢到了三樣能讓天下受益的農具,還曾想出冊書而得天下文人的尊重,如今,昭寧王更是天下人所敬重之人,再對比糊裏糊塗的新帝,謝相如何能心中不悔?

要知道,論起身份,昭寧王其實也早就被過繼給了文睿帝,其實,若要真說起來,先帝堅持令昭寧王繼位的話,四相與朝臣至多是爭吵上一陣,到了最後,一旦昭寧王繼位,眾人也隻能認了。

可惜就可惜在,昭寧王終究是有敬王那樣一個親爹在,又有新帝的不能容人,新帝與謝相皆知,如果他們當真令昭寧王繼位,隻怕謝容英立刻就能和太後高氏一起反了。

而朝廷本就受不得過多的折騰,永和帝大約也擔憂一旦令昭寧王繼位,他們這些朝臣會不服昭寧王,令朝廷更加不穩固,才會在諸多考慮後,最後還是擇了新帝做繼承人。

隻是,現下看來,他錯了,先帝也錯了。

這一位新帝,根本不是心胸有些窄,不太能容人,而是完完全全容不得人!

不但如此,甚至連最最基本的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孝道二字,竟都不知曉。

那一位小高氏既有孕了五個月,那麼,新帝如何能五個月了,都不知曉此事?是知曉了,根本不曾在意這件事情,還是說,新帝一直糊塗的被太後高氏和小高氏隱瞞到如今?

就算真的如此,也就罷了。

謝相可悲的是,為何消息傳出去了,謝容英不能立刻理智的處理這件事情,令那一位小高氏立刻就打掉孩子,如此,證據沒有了,再快快的通知他們,令他們控製人言,令百姓以為,這其實是反王故意放出的毀壞新帝名聲的言論而已……隻要謝容英聰明一些,在發現消息被傳出去後,果斷一些,立刻將他們叫到宮裏商議此事,那麼,現下根本就不會令他名譽盡毀。

就連街邊的小攤販,提到這一位新帝,都要忍不住歎氣。

謝誨然是被謝相一直教導著的,為人倒也聰明,聞言忽然道:“然而新帝並未像曾祖所願的那樣做,是不是就意味著,新帝……想要背負著那等惡名,然後保下那個孩子……甚至那個女人?”

謝相心頭苦笑,卻是不語。

可不正是如此麼?

若是這一位新帝有一絲一毫的對先帝的歉疚之心,大約,就不會直到如今,還不曾喚他進宮,商議此事。

謝誨然神色複雜,忍不住低聲道:“這樣的人,連如父的長兄的孝道都不肯守,自小一起長大的兄弟都要疑心,那將來……咱們又要如何?”

謝相心頭一跳,爾後一歎,終是一語不發。

謝相心灰意冷之下,閉門謝客,隻道自己病了,哪裏都不去。

而其餘三相聞得此事,雖不曾接到旨意,卻仍舊是急匆匆的趕去了宮中,請新帝無論如何,也要給天下一個交代,給先帝一個交代。

謝容英青筋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