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鴻子走了片刻的神,隨即就回來了,一臉肅穆的對謝遠道:“聖人,臣一連十日,夜觀星象,覺有異。”
謝遠一愣,隨即擱下手中之物,皺眉道:“先生請講。”
孤鴻子道:“天下歸一乃是無法避免之事。聖人乃是盛世之君,是天命之人,此事再無更改。且接下來的大亂,會讓聖人能提前將大慶統一。”頓了頓,他才接著道,“若是聖人不管此事……於聖人未來之名聲和天下,並無大礙。”
謝遠聞言挑眉:“那先生是何意?”
孤鴻子聲音裏透著悲涼,道:“天災將再至。幹旱、洪澇、蝗災、疫病……等等等等,這些,都將再至。”
謝遠聞言,霍的就站了起來。↓↓
他來回走了幾步,才轉身看著孤鴻子道:“可是,永和初年才剛剛經曆過天災,如今才不過安生了幾年而已,如何、如何還會又有這等災難?”
孤鴻子苦笑道:“聖人,臣之是和老師學了些皮毛而已。對這等事情,隻能看透一些未來天機,然而卻無法明白,這些事情因何而發生。為今之計,是要如何度過這次災難。”
謝遠長長的歎了口氣,道:“先生所言極是。朕原本還想將玉米、番薯和土豆種子,再多積攢一些,過兩年再傳至全國,令百姓也得以廣泛種植。現下看來……也隻好先挑一些地方,將收集到的種子發下去,再擇人才,將幹旱與水患之防患東西做出……”
孤鴻子認真聽著,時不時的提出些意見。
君臣二人一時間,都將注意力放在即將到來的天災之上。
謝遠才剛剛拿到這個位置,當然不肯自己的百姓死傷大半。至於天下……遲早都是他的。倒是不急於一時。
孤鴻子見狀,隻覺自己當初背棄敬王之事做的極好。
二人正商量到要緊處,長安城裏突然傳來急報。
“報——北地敬王府昨夜走水,敬王薨!”
謝遠在宮中聽到這個消息時怔了怔,隨即上前兩步,道:“那敬王妃江氏與世子呢?”
來使不是旁人,正是謝遠曾經安排給謝秋然的人,跪在謝遠麵前,麵上一派悲苦,眼中卻有喜意,道:“聖人安心,王妃隻受了些小傷,因想救敬王受了些燒傷,並無大礙。至於世子……世子正有書信來,代父向聖人請罪,願交出北地藩地,攜其生母,甘為庶民!”
☆、第122章
敬王死了!
還是死在大火之中!
長安諸臣聞得此事,俱都嘩然。
謝遠跪坐皇位之上,一語不發。
諸臣對敬王之死卻是隻議論了幾句,接著便都說起了敬王世子謝秋然的上表。
謝遠難得出神,擔憂起遠在北地的生母和阿弟。
江氏想要對敬王動手之事,謝遠之前雖有些猜測,卻也以為江氏是想要敬王變得不能理事而已,卻不想,他那個柔軟沒有主見了一輩子的阿娘,到得此時,卻難得硬氣了一把。
之前因江氏問他要人手,謝遠原本就在北地安插了些人暗中保護江氏,江氏既要,他便也給了。
自來使快馬加鞭將敬王之死和世子上表之事傳來之後,謝遠很快就接到了侍奉江氏身邊的細作來信,向他說清了那日之事。
原來敬王因時常生病,不好再招妾室侍奉,反倒與一直溫柔小意而根本沒什麼主見和頭腦的江氏逐漸親近,並一直以為江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