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拋出實際的獎賞抓住人心(1 / 1)

6、拋出實際的獎賞抓住人心

當我們拿著竹杆去釣魚的時候,一定要先弄明白魚兒喜歡吃什麼樣的食物,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釣到自己想要的魚。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隻有給予他人以實際的恩惠,才能夠籠絡人心。

哈雷·歐費斯屈托教授在《影響人類行為》一書中說:“行動是由我們基本欲望所產生的,對於未來想要說服人家的人,最好的建議是無論在商業中、家庭中、學校中、政治中,都要先激起對方某種迫切的需求,若能做到這點就可左右逢源,否則到處碰壁。”告之以利,示之以害。

人們對利益的追求是一種最本質最強烈的衝動。因為貪利是人的本性,貪得無厭也是人很容易陷入的誤區。然而,從另一方麵來講,人在需要的滿足和發展資源的積累上又有一定的容量和限度。也就是說,利的增加盡管會增加人的滿足感,但這種滿足感會漸趨遲鈍。同時,對大多數人來說,追求利益還會受理智的製約。一定情況下,還會舍棄某些利益,以維護和獲取更為根本的利益。因此,通過利益機製來說服人,有其普遍的效用,但在特定的情況下也不一定奏效。此時當反其道而用之,即以害來震之,以取得良好的說服效果。

人們總是習慣於用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來回報於他人。贈送禮物是互惠原理比較初級的一種應用;在更高級的應用中,如果管理者希望在辦公室內培養積極的態度和有成效的人際關係,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真正的先行者優勢。隻要管理者能率先展現出自己所期望的行為方式,就能引導同事和下屬員工做出同樣的行為。

一個人活在世上有的時候為了名可以舍利,可以忘生。掌握這一點,對於處理人情關係至關重要,無往不利。

有一次,齊威王和魏惠王一起到野外打獵。魏惠王問:“齊國有寶貝嗎?”齊威王答道:“沒有。”魏惠王聽後得意地說:“我的國家雖小,尚且有直徑一寸大的珍珠,光照車前車後十二輛車,這樣的珠子共有十顆,難道憑齊國如此大國,竟沒有寶貝?”

齊威王別有意味地回答道:“我用以確定寶貝之標準與您不同。我有個大臣叫檀,派他守南城,楚國人就不敢來犯,泅水流域的十二個諸侯都來朝拜我國。我有個大臣叫盼子,派他守高唐,趙國人就不敢東來黃河捕魚。我有個官吏叫黔夫,派他守徐州,燕國人對著徐州的北門祭把求福,趙國人對著徐州的西門祭把求福,遷移而求從屬齊國的有七千多戶。我有個大臣叫種首,派他警備盜賊,做到了道不拾遺。這四個大臣,他們的光輝將光照千裏,豈止十二輛車呢?”

這段話既是對魏惠王極為有力的回答,這使得他羞愧難言,同時更是對自己臣下的極好讚揚。齊威王不愧是一個交際高手,他通過諸如此類巧妙得當的讚揚,籠絡了一大批人才。他們心服口服,心甘情願地為其效勞。於是,齊國大治,出現了“坐朝廷之上,四國朝之”的局麵。

在古代社會,這種做法非常有效,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裏,它亦有著其不容忽視的實用價值。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人需要得到他人和社會的承認與肯定。當你發自肺腑,恰如其分地給予讚揚,是對別人熱情的關注、誠摯的友愛、慷慨的給予和由衷的承認,必然會起到鼓勵的作用和引發感激的心理效應,甚至他會把你當成知己。我們中國人的尊嚴,常常就是麵子問題,不給麵子或沒麵子,經常會引起憤怒及衝突。許多人為了麵子常做些“打腫臉充胖子”的事,結婚時往往一方麵發布“一切從簡”,一方麵卻傾家蕩產地“敬治喜筵”,惟恐別人不知,更怕人家不來。因為這一切都與麵子有關,心中盡管暗暗叫苦,臉上卻要一團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