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看清麵試官想要什麼再去麵試(1 / 1)

1、先看清麵試官想要什麼再去麵試

作為應聘的一方一定要弄清楚麵試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人才,而自己又是否正是這樣的人才等問題。

在找工作時,很多人都盲目地不加準備地去參加麵試。其實,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在麵試前,最好對要去進行麵試的企業有一番了解之後,再前往應試。並且,作為應聘的一方一定要弄清楚麵試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人才,而自己又是否正是這樣的人才等問題。

所有的麵試官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在最短的時間裏了解到你最多的信息。其實,各種各樣的雇主可能問到的問題中,都能夠提練成5個。

你為什麼到這兒來?

你能為我們做什麼?

你是什麼樣的人?

你與競爭同一職位的人有何區別?

你還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嗎?

對應到個人身上,你應該自問——

這項工作具體是做什麼?

我有哪些技能符合這項工作的要求?

我如何與這些人共事?

我能說服他們從多個候選人中選擇我嗎?

我將來能在這家公司做到什麼程度?

(1)你為什麼到我們公司來?

兩名外語專業的大四學生,同校同班,一同應聘總裁助理職位。甲說:“我畢業於某大學外語專業,22歲,平均學分90分,班級排名第一,是校學生會主席,組織過很多社團活動,還是學校義賣形象大使。我爸爸是局長,有廣泛的人脈。我的愛好是遊泳、看書。”乙說:“我關注貴公司很久了,很清楚你們公司的業務是……做總裁助理英語必須很好,所以我除了平時在校刻苦學習英語,還利用寒暑假到旅行社實習;我也知道總裁助理的文筆要好,所以一直練習寫作,給校廣播站和雜誌社投稿,現在已發表多篇文章,而且給出版社翻譯過外文書。”或許甲看起來很優秀,但顯然乙對公司和職位更有熱情,更用心。

(2)你能為我們做什麼?

有時候麵試官會問你:“你在大學都學了哪些專業課?”“除了這些,還會什麼?”很多大學生回答“我會C++”其實,對麵試官來說,他並不是問你會什麼,而是為你能為公司做些什麼。如果把回答修改為“我可以利用C++幫公司開發或者完善客戶係統,讓檢索更簡單”、“優化公司的管理係統,讓全國的數據實現快速共享和更新”,那就截然不同。

(3)你是什麼樣的人?

這等於是在問:你了解自己嗎?你的價值觀是否和我們一致?“你必須清楚地知道我把你招進來,能把你用在什麼地方。”袁嶽表示。這個問題還會以“你最害怕的一件事”“最不喜歡的工作環境”“你最喜歡什麼樣的老板”“你最崇敬的一個人是誰,對你的影響是什麼”“你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等等形式出現。

(4)你與競爭同一職位的其他人有何區別?

通常這個問題會帶著“你的優勢是什麼”“為什麼我要雇用你”的麵具。“時常有學生回答,我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人際交往能力、組織協調能力……這毫無意義,因為在校生這些差別隻分毫厘,既然崗位要求了這些能力,所有進入麵試的候選人都具備了大同小異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這不是你的優勢!”其實,在麵試的時候,你要講那些別人沒有、隻有你有的。

(5)你還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嗎?

一般情況下,很多學生會問工資待遇、培訓等問題,事實上這樣做並不是很好。招聘者的問題有時間順序,從遙遠的過去遞進到最近、到現在、再到未來。這個問題就是個典型的關注未來的問題,你要關注的是工作本身,而不是公司能為你提供什麼。所以,“這份工作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如果我被公司雇傭做這份工作,我需要注意些什麼”這類問題都是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