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人說的是。過多的牽製與監督會讓朝廷效率低下。最終也會妨礙到明君治理國家,指點江山。”陳子壯也跟著點頭附和道。在他看來議會、憲誥雖能限製君主胡作非為。但從另一個角度也削弱了中央的實力。毫無疑問一個擁有議會、憲誥的朝廷,絕對比不上一個擁有明君的集權的朝廷來得有效率。
“二位真是太抬舉本相了。說實話本相也是人,也會犯錯誤。二位與本相結識日子也不短了,應該知道本相也犯過不少錯誤。因此本相不可能做到聖人的水平。這樣看來本相與那些昏庸之君一樣,都可能因為自己的錯誤而給國家和百姓帶來災難。至於本相的子孫,本相就更不敢保證了。歷代帝王中,往往隻有開國之主,生長戎馬憂患之中,能與士卒同甘共苦,出生入死。而以後繼承江山的君王,則大多是生長深宮,錦衣玉食,不辨五穀,不知百姓疾苦。因此作為一個開國之主,我也希望能有一份這樣的《憲誥》來時刻敲打我的繼任者。”孫露感觸頗深的說道。既然她選擇了稱帝這條路,就意味著她的子孫將不可能過正常人的生活。而就孫露所知的歷史來說隻有順從於憲法的皇室才可能生存下來。就這一點來說孫露也希望自己的子孫能明白這一點。
“大人嚴餘律己,真是讓吾等欽佩萬分。其實我等也不是不想訂立《憲誥》。隻是希望您能將《憲誥》中的某些條款放寬一些。某些地方稍適修改一下。這不但是為了您與新皇室著想。也是為了我中華大地著想。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若是君臣之間的界限太過模糊的話,那國將不國啊。”陳子壯苦口婆心的說道:“就拿《憲誥》中分卷的次序來說吧。總章排首位無可非議。可緊接著卻是‘國民’、‘司法’、‘皇帝’。如此排序草民以為頗為不當。這‘民’怎麼能放在‘君’與‘法’之前呢。草民知道大人向來以民為本,以法為綱。可是就算如此也不能亂了君主與臣民之間的身份啊。依草民看來,大人大可將順序改為‘司法’、‘皇帝’、‘國民’。如此一來既體現了您的大公無私,又不會就此亂了身份。還請大人三思而行啊。”
聽陳子壯這麼一說孫露隻好在心中晦澀地苦笑了一下。在訂立憲法時臣子一方拚命的為君主開脫,而君主卻拚命地想要增加對自己的限製。想必如此詭異的立憲過程隻可能發生在自己這裡吧。不過事情雖是如此,但至少在陳子壯等人看來憲法是必要的。至於憲法定到何種程度便要依照這個時代的特點來劃定了。就此來說陳子壯等人的建議還算是務實的。想到這兒孫露便欣然回答道:“嗯,關於修改的事,還等司法院的初稿定完後再一起定奪吧。具體的內容到時候還是要請老師在旁協同指點。”
“是,大人。”陳子壯與黃宗羲異口同聲地領命道。眼見孫露在這件事上沒有太堅持黃宗羲緊接著又向孫露進言道:“大人,這《憲誥》雖已完成在即。可新朝的國號至今還沒能選定。大人這新《憲誥》總不成還是象以前那般用幹支來命名吧。”
“國號?”
“是啊,大人。您也應該選出新國號和新年號了吧。屬下等還等著用新年號訂立新皇歷,新禮製呢。這事可萬萬拖不得。”黃宗羲急切地提醒道。他十分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編撰的《憲誥》最後能以新朝的年號還命名。一旁的陳子壯倒是沒顯得那麼心急。隻見他跟著試探地問道:“大人,其實國號事幾位大人的提案都不錯。可是大人您卻遲遲都未給我等回覆。莫非大人您心中已有心儀的國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