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節(2 / 3)

“是的,準確的說應該是先由內閣司法院將新訂的憲誥交於國會審核。經過國會審核通過後,再交由君主於登極大典那天向天下公布。”孫露將自己心中立憲的流程向陳子壯等人大致的介紹了一下。

而陳子壯等人顯然對孫露的這套流程感到頗為不解。卻見他與黃宗羲麵麵相窺了一眼後,疑惑的開口道:“大人的意思是要將憲誥交給國會來通過嗎?可是大人,王法與祖訓歷來都是由開國皇帝製訂並頒布的。怎能反過來讓底下的百姓來審核通過呢。這麼做恐怕與禮不合吧。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您現在將憲誥交予國會,讓國會來修改。國會中的那些議員未必有這個膽子來修改憲誥。更別說讓他們否定您訂的憲誥了。其實大人您隻要將憲誥交給國會過個目,禮節性地向他們徵求一下意見,就足以讓天下士人動容,讓天下百姓雀躍了。”

“老師的意思,本相也明白。正如您所言,現在的國會是不敢向本相說個‘不’字的。但本相這麼做並不是為了嘩眾取寵或是收買人心。本相是想讓天下人知道這‘憲誥’不同與以往的王法與祖訓。‘憲誥’非一家一族之法,而是天下之法。就算本相登極即位為天子亦不能違反這天下之法。既然是天下之法,就要由天下人來製訂頒布。而國會正代表了天下間的民意。憲誥交予國會審核通過乃是天經地義的事。”孫露據理力爭道。

孫露的一席慷慨陳詞,頓時就激起了黃宗羲心中的共鳴。卻見他拍手稱讚道:“‘憲誥’非一家之法!不錯,歷朝歷代的王法與祖訓皆是一家之法,非法之法。但立法者必循天下之公,以天下為主,君為客。不應由君主一獨夫集立法、司法、軍政於一身,施一家之法。而應由君主、群臣、議會共掌立法、司法大權。此次我等訂立‘憲誥’從一開始就遵循此道。實乃開有治法而後有治人的先河啊!”

眼見著黃宗羲激動得手舞足蹈的模樣,孫露的眼中不由地泛起了笑意。卻聽她打趣著反問道:“既然黃大人立誌要開‘有治法而後有治人’的先河。那剛才又為何要勸本相修改憲誥呢?”

“啊!”被孫露這麼一提醒,黃宗羲不覺兩頰泛起了一片躁熱。是啊,自己既然極力主張“法治”,剛才又為何要提出修改憲誥的建議呢?想來自己當初蟄伏在野,在冷眼旁觀朝政後,得出了“有治法而後有治人”。而如今自己則是身處朝堂之上,見新主英明有為,便又開始動搖了起來。正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啊。想到這兒,他不禁又將目光投向了孫露。心想若說當局者,首相大人才算是真正的當局者。然而她卻沒被無上的權利矇蔽雙眼,依舊保持著當初清醒的心境。相比之下自己如此輕易地動搖心誌,實在是讓人感到羞愧啊。黃宗羲在心中自嘲了一番後,對孫露崇敬之情又加深了不少。於是他豁然起身,朝著孫露恭恭敬敬地做了個揖道:“首相大人的教誨學生定當時刻銘記在心。”

“黃大人不必如此。其實本相才是在你身上學到了許多的東西呢。”孫露莞爾一笑,順手扶起了黃宗羲。想到後世民本、法治的思想不少都源於眼前的這位梨洲先生。自己卻用黃宗羲的法律思想來教育他本人。不由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於是顧不得黃宗羲此刻那激動而又崇敬的眼神,孫露連忙將話題一轉道:“如今憲誥的編撰已經接近尾聲。就不知道國會那邊準備得怎樣了?老師,這次上下國會能招集來多少議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