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伯父,準確的說這天下應該是中華王殿下打下來的。”王罡微笑著糾正道。而就在此時偌大個大廳中忽然響起了一陣騷動。王家父子與賈敏則均不由自主地回過了頭。卻見身著一身青色儒服的王夫之在幾個東林一係的議員陪同下也來到了大廳。
毫不在意周圍異樣目光的王夫之,一望見王家父子,便客氣地上前行禮道:“王會長,王公子。”
“哦,是王居士啊。”王霖生父子跟著回禮道。繼而他又向一旁的賈敏則介紹道:“賈會長,這位是湖廣來的王夫之王居士。王居士,這位是鬆江商會會長賈敏則。”
“賈會長,幸會,幸會。”王夫之聽罷又向賈敏則作了個揖。
“哦,王居士客氣了。客氣了。”賈敏則一邊客氣的回著禮,一邊仔細的觀察起對方來。之前他就已經知道王霖生在與東林黨接觸。也聽說了東林黨的新钜子是一個叫王夫之的年輕人。但此刻一見,他依舊得在心中感嘆眼前這個書生的年輕。不過他對王夫之等人的出現亦是頗感納悶。覺得東林黨這時候怎麼還有臉麵來參加國會?
其實不止是賈敏則,在場的其他人心中也有著同樣的疑問。而王夫之也能從周圍人那種藐視的目光中感受到這種疑問。不過王夫之本人依舊顯得鎮定自若。今日的國會對東林黨人來說至關重要。這是也是東林黨重回政壇所要邁出的第一步。因此就算明知會受人白眼,王夫之還是毅然決定出席。
正當眾人略帶生疏的寒暄之時,大廳裡再此響起了騷動。不過與前一次不同的是,人群中的聲響顯然帶著敬慕與尊重。因為來人不是別人,正是上國會的議長陳子壯。而在他身旁陪同著的則是新《憲誥》編撰負責人黃宗羲。雖然在場的議員紛紛熱情地向他們打招呼。但陳子壯卻隻是頷首點頭後,便徑直地走到王霖生等人這邊主動打招呼道:“王會長,賈會長,你們都到了啊。”
“啊,陳議長,您老也來了啊。”王霖生與賈敏則雙雙回禮道。
“今日可是審議《憲誥》的大事。老夫身為議長,怎能不到場呢。”陳子壯爽朗的一笑道。繼而他又望了望一旁的王夫之道:“這位想必就是衡陽來的王居士吧。”
“晚生王夫之見過陳議長,見過各位大人。”王夫之連忙拱手行禮道。
“王居士不必多禮。老夫久聞王居士的才名,如今一見果然氣度不凡。這次國會召開得較為倉促,卻也能召集到如此眾多的有識之士,老夫這個做議長的也很是甚感欣慰啊。”陳子壯以欣賞的目光注視著王夫之道。而他身旁的黃宗羲卻隻是禮節性的拱了拱手並沒搭理對方。
“陳議長,過獎了。吾等身為議員代表民意。朝廷要訂立新法,徵詢民意。吾等自當前來履行自己的職責。”王夫之謙遜的回答道。
“好一個代表民意!這正是朝廷召開此次國會的本意。如果到場的議員均能本著王居士這樣的想法來參加此次國會,那就是朝廷之福了。”陳子壯微微頷首點頭道。正當他想同眾人進一步寒暄之時,身後的侍從卻在他耳邊耳語了幾句。於是陳子壯當下便歉然地向眾人告辭道:“諸位,請自便。老夫得先行入場準備了。”
說罷陳子壯便同一行人匆匆入了主會場。眼看著陳子壯等人遠去的背影,王夫之目光卻始終停留在一個人的身上。作為被注視者的王宗羲似乎也感受到了從身後傳來的關注。可當他轉過頭時,剛才的那種感覺已然消失了。隻見遠處站著的王夫之正客氣的同周圍人寒暄著。於是他不自覺地就皺了皺眉頭向身邊的陳子壯問道:“剛才那個叫王夫之的青衣書生應該就是新的東林钜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