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些孫露心中不禁豁然開朗。她發現一個新的目標正在路的盡頭等待著她。一瞬間六年前剛進南京城時的激昂感覺又回到了她的心中。這種感覺給予了孫露無與倫比的自信與勇氣。她的雙眸變得更亮了,腳下的步伐也更穩健了。因為她知道自己將要去的地方不是終點,而是一個嶄新的起點。
當孫露昂首闊步地走上受禪台時,整個受禪儀式也由此達到了縞潮。早已等候多時的顯德帝唯唯諾諾地向孫露奉上了玉璽。或許是因為站得太久,也可能是被新主的氣勢所震懾,這位才坐了兩個月龍椅的皇帝,顯得有些步履蹣跚。就連捧玉璽的手也在那裡微微打顫。一旁的沈猶龍見狀便朝著皇帝低聲咳嗽了一聲。顯德帝頓時打了個冷顫,連忙象丟熱山芋一般將玉璽獻給了新主。眼見新主受了玉璽,鴻臚寺的一幹禮官趕忙將通天冠、藍田帶、袞龍袍、無憂履,八般大禮,一一打點得齊齊整整,奉與新帝。史可法則再次當眾宣讀了之前的那份禪國詔,算是向天下昭告明帝禪讓的事實。趁著這當口孫露便在隨身女官的侍奉下,退入內室更換起了龍袍。
在史可法宣讀完那份兀長的禪國詔後,受禪台上便響起了莊嚴的禮樂聲。緊接著孫露在女官們的簇擁下以嶄新的麵目出現在了眾臣麵前。卻見此時的她身著一席玄色上衣、朱色下裳的仿漢製冕服,頭帶通天冠,腳登無憂履。冕服的前後兩側均用金縷絲線繡有日、月、星辰等十二章紋樣,人稱“肩挑日月,背負星辰”。比之明朝的明黃色絳紗龍袍又多了幾份神秘與威嚴。
眾臣見孫露已然換上龍袍自然是幸喜若狂。緊接著便依照鴻臚寺官員的高聲唱贊向北跪下,開始行三跪九叩禮。然後由鴻臚寺官員恭讀了沈猶龍、陳邦彥領銜繕就的賀表。讀完賀表之後。顯德帝與小博爾吉特氏母子均被帶上受禪台向新帝表賀。他們一個是身不由己的傀儡,另一對則是無依無靠的孤兒寡母。孫露自然是不屑於通過羞辱這樣的弱者來彰顯自己的強大。於是她當眾寬聲安撫了顯德帝與小博爾吉特氏母子,並當場冊封朱鼎珊為鳳陽公,愛新覺羅福臨為渤海公,均厚養於京城。眾臣見狀無不高聲稱頌新皇的仁德,山呼萬歲。
之後史可法又當眾宣讀了新皇的敕諭,宣布改顯德元年為弘武元年,定國號為中華,大赦天下,犒賞群臣。武將之中張家玉、王興、黃得功三人受封元帥,賜玉質蟒龍勛章。蕭雲、李海、梁權可、遊沛龍、秦良玉、薑鑲等六人受封上將軍,賜金質蟒龍勛章。另有姚金、李虎、李定國、施琅等數十名軍官按各自的戰功,分別被授予中將以下將銜和各類勛章。文官之中,除史可法、陳邦彥兩人被加封太師外。另有沈猶龍、湯來賀等數名內閣大臣被加封太保、少師等銜。而陳子壯則以平民的身份,被破例授予了太傅的頭銜。其餘一幹文官也似武官一般一一升賞。此外,作為皇夫的楊紹清也一同授封為了“賢親王”。
總的來說,中華朝對爵位的封賞比起之前的明朝來“吝嗇”了不少。不似崇禎、弘光兩朝“公侯隨地有,太師滿街走,中書多如羊,都督賤如狗”。眾人均知新朝的爵位遠較前朝值錢得多,也更有實際意義。因此當新皇宣布完封賞後,底下眾臣便再一次跪地叩首,海呼起萬歲來。
麵對眾臣的歡呼雀躍,孫露以優雅的姿勢朝眾人揮了揮手,整個受禪台頓時就變得鴉雀無聲起來。一旁的黃宗羲見狀趕忙將事先就已準備好的《弘武憲誥》遞到了孫露手中。底下的群臣見此架勢,便以恭敬地目光仰望著高高在上的皇帝,等待著新帝親自頒布新憲誥。而孫露也以極其虔誠的態度翻開了憲誥高聲宣讀道:“朕,奉天承運大中華帝國皇帝孫露,宣布,弘武元年四月二十六日由國會所承認的《中華帝國弘武大憲誥》。按照立法程序加以重新審查之後,朕最後批準經國會通過本憲誥。朕在此莊嚴宣布本憲誥為國法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