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節(1 / 1)

。對於政治活動本就覺得頭痛的楊紹清,自然是不願意因為自己的身份,而陷入不必要的應酬之中。他更希望自己能以平民的身份微服考察歐洲。

對於楊紹清這種想法孫露表現得十分理解。事實上她本人也認為這一次的歐洲之行不必搞得太過鋪張。目前的歐洲與中國對於對方的實際情況都不是很了解。之前僅僅是在通過傳教士、商人進行交流。而孫露對歐洲的了解也僅來自後世的書本或媒體。她本人並沒有去過歐洲,更不用說是17世紀的歐洲了。因此楊紹清的這次歐洲之行與其說是一次外交文化交流,不如說是一次刺探性質的考察。

正如孫露記憶中沙皇彼得大帝的西歐之行。那時一次為沙皇隨後的統治定下了基調的旅行。彼得大帝用一個假名混在了使團之中一同隨行。據說在這次旅行期間,彼得大帝為荷蘭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當了一個時期的船長,還在英國造船廠工作過,在普魯士學過射擊。他走訪工廠、學校、博物館、軍火庫,甚至還參加了英國議會舉行的一屆會議。不可否認,彼得大帝在這次旅行所考察到的文化、科學、工業及行政管理方法,直接影響了沙俄日後百年的發展。如果那時的彼得大帝不是微服考察,而是以皇帝的身份盛裝出遊的話,相信那些東西是他絕對不可能看到的。

17世紀歐洲的混亂與落後,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既然歐洲文明能從這時起超越其他古文明,那它自然就有它的過人之處。懷著一顆謙虛的心去觀察世界才能發現各種先進的東西。若是以泱泱天朝的自滿心態來傲視世界。那就算中國現在擁有了超越時代的科技、文化、製度,最終還是會被自己藐視的蠻夷給趕超的。自己帶來的科技與製度不過是延緩了這一進程罷了。因此楊紹清能以一顆平常的心態來看待歐洲,這在孫露看來是十分難得的。

想要挖掘了解這些過人之處,必須得像彼得大帝那般深入庶民生活中去考察。而不是從歐洲貴族盛大的舞會中得出的。在孫露看來歐洲的貴族已經沒落了。雖然他們還統治著那片大陸,卻已經不能再代表那裡的文化與◎

“陛下,那麼臣就出發了。”意識到自己馬上就要出發的楊紹清,以同樣恭敬的態度向孫露拱手道。隨著孫露登基稱帝,楊紹清便再也不能直呼妻子的名諱了。甚至連日常的親密言語都成了禁語。雖說他也已開始習慣向妻子稱臣,然而這樣的對話早在無形當中拉開了他倆的距離。於是,楊紹清說罷便轉身隨著龔紫軒等人上了船。

眼看著父親登上了大船,底下的兩個小傢夥這才意識到究竟將要發生什麼事。楊禹軒頭一個便扯著嗓子大哭起來。一旁的楊念華瞅了瞅哥哥也跟著不明就已地哭了起來。見此情形孫露不由蹲了下來,擦了擦孩子臉上掛著的淚珠,然後柔聲問道:“怎麼了?”

“爸爸,跟大船走了,不要軒兒了。”楊禹軒指了指碼頭上的大船哽唁道。

“他會回來的。到那時候後我們的軒兒和華兒就長大了。”孫露說罷,微笑著牽起了他們的手迎著海風,望著漸漸鼓起的風帆,問道:“喜歡大船嗎?”

“喜歡。”兩個娃娃異口同聲的說道。

孫露聽罷,欣然地點了點頭,像是回答孩子,又像是自言自語的說道:“喜歡就好。記住總有一天大船會讓整個世界臣服在你們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