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抉擇Ⅱ〉 by 黑色柳丁
第一章:百萬民舉家闖關東夏存古初踏遼東土
正如看似沉默的海麵底下總有洶湧的暗潮推波助瀾。歷史也不會因為一個新朝代的降臨而趨於平淡。那些個推動人類前進的神秘力量,就像是隱藏在海麵下的暗潮一般,牽引著歷史朝著誰也不能預計的方向行進。雖然誰都預測不了在下一片海域中迎接自己的究竟是凶惡的暴風雨,還是陰險的暗礁,亦或是燦爛的彩虹。但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至少都可以決定是前進,還是後退,是接受,還是躲避。
毫無疑問夏完淳就是一個麵對未知命運勇敢前進的人。對於這個19歲的年輕人來說,之前三年中他所經歷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均是同齡人無法想像的。他曾經之旨高氣昂地站在徐州城外接受檢閱,也曾經在滿是硝煙戰場上馳騁,更曾因為“庚寅事變”而與父親決裂。現如今中原的硝煙已然消散,昔日在沙場上奮勇殺敵的勇士們也得到了皇帝的封賞。夏完淳作為獨立教導騎兵團的一員,完全有機會同他的戰友們一起,佩帶上金鷹領章,成為皇帝的禦林軍。然而他卻放棄了這一在別人看來千載難逢的機會,主動申請調往遼東的第四野戰師。
於是在即將迎來20歲生日之際,夏完淳便與他那被判終身流放的父親夏允彝,一同踏上了去往白山黑水之地的旅程。趁著海上強勁的南季風,夏完淳一家人抵達遼東時已是十月下旬了。按照軍部的命令夏完淳必須在十一月初一之前到瀋陽報道。因此夏家人剛一上岸便不得不馬不停蹄地雇車北上。比起江南來,金秋的關外已然帶上絲絲寒意。此刻行進在關東大平原一望無際的原野上,望著周圍色彩斑斕的群山,夏完淳的心情異常舒暢。他絲毫沒有因為遠調邊關而感到悵然,相反卻被遼東雄壯的風景給深深吸引住了。一想到自己日後將守護的是這片如此壯美的土地,一種振奮的激情便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完淳啊,這裡離瀋陽還有多少天的路程?咱們這一路拖家帶口的走不快,可別耽誤了你的正事。兒啊,要不你就先行一步吧。”母親關切的聲音打斷了夏完淳的思路。卻見他一扯韁繩回到車前,寬聲安慰道:“母親放心,此地沿遼河再走上二天左右就能到達瀋陽了。現在離軍部規定的時限還有五天,不會耽擱孩兒報到的。再說二老同淑莙都是頭一次來遼東,人生地不熟的,孩兒實在是放不下心啊。”
“你有這份孝心為娘就捂心了。可別再為了這家裡的事影響兒的仕途。咳,要不是你父親,你現在早就出入大內,也不用來此苦寒之地了。其實你們根本就不用陪著一道來。”夏母說到這兒忍不住便又抹起眼淚來。從江南有名的書香門第,轉眼間淪為發配邊疆的流民,這樣的打擊對一個夏母來說無疑是沉重的。
“母親,可別這麼說。相公同媳兒怎能看著二老獨自來此邊關受苦呢。”一旁的夏完淳的妻子見狀連忙柔聲撫慰道。
“淑莙說得是。母親您就別把這事放在心上了。再說來遼東是孩兒自己的選擇與他人無關,隻要孩兒覺得值得就行。”夏完淳跟著接口道。
聽兒子、兒媳這麼一說,夏母也好隻擦了擦眼淚將事情盡量往好的地方想。並在心中祈禱兒子能建功立業早日調回中原,朝廷能頒下赦令赦免她那糊塗的老頭子。想到這兒,夏母不由又回頭望了望坐在裡頭的丈夫,繼而對著兒子輕聲囑咐道:“兒啊,你去同你爹說說話吧。他那樣老坐著不說話也不是個辦法,早晚會憋出病來的。”
母親的話提醒了夏完淳,其實他也一直想同父親好好聊聊。可怎奈父子二人之前的隔閡以及各自固執的性格,讓他們誰都不肯先開口。卻見他猶豫了一下,終於翻身下馬鑽進了馬車。搖晃的馬車箱狹小而又擁擠,除了擺放著一些衣物日用品外,其餘都是夏家父子的書籍和字畫。而夏允彝本人此刻則裹著條毯子依偎在他心愛的書畫之中閉目養神。眼看著那花白的鬍鬚,憔悴的麵容,夏完淳發現眼前的父親早已沒了往日的嚴厲與自負,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掩蓋的蒼老。於是他以恭敬的口吻輕聲開口道:“父親,您好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