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拜訪英雄(1 / 2)

當時,我久久地凝視著這位慈眉善目的老母親,心裏暗暗想道,都八十多歲了,孩子啊勞動,覺得老人必須仰視才能見到。

多麼偉大的媽媽啊!我正滿懷敬意的凝視著這位英雄的母親,旁邊以為背槍的女民兵,拉著我的衣角悄悄地對我說道:“紅衛兵小將,你胸前佩戴兩枚毛主席像章,能不能給我一枚?”

那年頭,毛主席像章是最尊貴的了,聽了她的話,我就毫不猶豫的搖了搖頭。

那女民兵忽閃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好半天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她就有將我拉到一邊,俯在我的耳邊悄悄地神秘兮兮的說道:“我這兒有一張薑三媽的照片,跟你換。行不?”

聽了她的話,我不覺在心裏想道,毛主席像章我以後好找,可薑三媽媽的相片是稀有的。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了。於是,我就摘下一枚像章給了那女民兵,那女民兵也就講薑三媽媽的相片給了我。

我把英雄的母親放在上衣的口袋裏,從此,在長征的路上就又多了一份革命的力量。

那一天,我們走出了石家莊,沒走多遠,邊看到了遠方那綿延起伏的群山。

“太行山!”我們大聲地呼叫著。

望著那綿延起伏的群山,我們有時一陣激*情燃燒。當年,那裏就是八路軍神出鬼沒的地方啊!也正是我們要走的革命道路。

遙望群山,熱血沸騰,心情亢奮,恨不能立即生雙翅費勁那綿延不絕的群山裏麵,去尋找那當年八路軍遊擊隊的足跡。

告別了一馬平川的大馬路,踏上了崎嶇不平的刪減羊腸小道。平原地區是三裏一寸,五裏一店,而在太行山上有時則一天也見不到一個像樣的村莊。

一走進深山,就全靠前麵的紅衛兵用粉筆在大石崖上畫的箭頭引路了。有紅衛兵接待站的地方也都有十分鮮明的標誌。

大紅標語寫著“前方二裏——紅衛兵接待站”。

紅衛兵無論走到多麼偏僻的地方都有飯吃有睡覺的地方,而且分文不收。深山裏的接待站,其實就是一個村子,接待我們的都是村民。

你能不佩服毛主席的威信嗎?那是剛吃飽飯的年代,平原地區尚窮,山區更窮,典型的窮鄉僻壤。

但我們的宿食都是上等的,怎麼叫上等呢?當地老百姓吃的都是帶皮的土豆,幹菜等悶的雜米飯,而我們吃的是小米幹飯。

都說“天高皇帝遠”,但在這樣的深山裏,最高指示寫的到處都是。毛主席的聲音在太行山間久久的回響著。

紅衛兵的歌聲,咋太行山中響徹雲霄。

什麼叫群眾運動?啥叫發動群眾?啥叫一萬人參戰?沒有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是不能想象出來的。

這太行山綿延千裏,越往裏走,山約陡,條件越艱苦。有一天,我們走到一個嶺下,這個嶺就叫“大寨嶺”,要將這座嶺翻過去足足有五十裏地。

那時候,我們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齡,我們背著行李,一口氣劉爬到了半山腰上,口渴的喉嚨裏直冒煙兒,道這時,我們這才發現山腰裏有一戶人家。

在這麼大的地方就隻有這麼一戶人家。

我們放下行李,向這戶人家討水喝。這時,一個身穿粗布白色棉褲,棉襖上腰間係著一條麻繩的中年漢子拎過來半桶髒兮兮的水。

當時,我們一看這水的顏色,就稍稍遲疑了一下。但此刻,嗓子裏直冒煙,別說是水,就是尿,也敢喝。

於是,大家就你一茶缸,我一茶缸,隻一會兒時間,就把那半桶髒水喝了一個底朝天。

“這是從很遠的井裏打來的,好費勁呢。”當我們喝完了那桶子裏的水後,那漢子的老婆砸著嘴巴說道。

那女人的後麵站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那男孩也穿著一身白色的粗布棉衣,棉褲的膝蓋出露著棉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