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孩的臉髒兮兮的,他把有黑的手放在嘴裏,看著我們直眨巴著眼睛。
就在這時,“咯咯咯”一陣清脆的大公雞的鳴叫聲傳來。這是多畝熟悉的聲音,讓我們頓時就興奮了起來。
在那光禿禿的土石山上,四周圍一片蕭條,嚴寒的冬季裏沒有意思生機。這動物的叫聲給我們帶來了一絲鮮活的感覺。
我麼循聲望去,隻見一個大籮筐倒扣在地上,大籮筐的上麵壓著一塊石頭,裏麵是一隻滿身長著漂亮羽毛的大公雞。
從來都沒有見到過這麼大的大公雞,足足有十來斤重。
主人公說已經養了快一年了,是準備在過年的時候吃的。
“那你咋不養幾隻呢?”我疑惑的問道。
“俺還沒得吃的咧,哪有糧食喂雞哦。”旁邊地那個漢子砸吧嘴巴說道。
正說這話,那女人要做飯了,我們一看就直咧嘴,都是一些土豆、黃菜、雜豆……黑乎乎的一鍋大雜燴。
看著此情此景,我不覺感歎:“人的生命力真的很頑強!”
在這荒山野嶺裏,他們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他們就像巨石下麵的小草,隻要有一線生機,它便會十分頑強的向上生長,然後不屈不撓的生活下去。
三個人就是一個世界!
臨走的時候,我想給小男孩留下點什麼,但在我們身上除去行李和水壺,其他就什麼東西也沒有。
身無分文可以走遍全國,也隻有在那個時候才能有的事。恐怕這樣的事情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吧。
我摸了摸背包,裏麵尚有幾小羅疊的方方正正,與火柴盒一樣大小的紅紅綠綠的毛主席語錄片。
這些語錄片是我在石家莊的時候收集到的,準備到延安市在散發的。這時,我拿出一疊送給了那個小男孩。
“啊!毛主席語錄!”那小男孩接過語錄卡片就興奮的大聲驚叫了起來。
他興奮的跑到媽媽跟前,他媽媽就把手在衣裳上擦了擦就接過去,笑著看了大半天又遞給了他。
他爸爸吧毛主席語錄拿在手裏,凝神看著。
“你認識上麵的字?”看著他,我問道。
“哎,一個也不認識。就知道這是毛主席說的話。”那男人很有點兒不好意思的笑著說道。
聽著他的話,我們激動的熱淚盈眶。
在這裏逗遊了一段時間,我們就繼續前進了。走過這一大片的群山,眼前就出現了一片廣闊的平原。
這裏地肥水美,大概就是歌唱家郭蘭英歌裏唱的“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的好地方了。
劉胡蘭的家鄉——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就在這片地大物博,物產富饒的好地方。
我從小就十分佩服劉胡蘭,她在犧牲時說的一句話:“怕死不當共*產黨”,在我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劉胡蘭這一句不朽的名言影響了我們這一代人。
在那時的小學課本裏,生動地描寫了英雄們視死如歸,頂天立地的高大形象。董存瑞拖著炸藥包高喊:“為了新中國!衝啊!”
黃繼光朝著噴著火舌的機槍口撲去,邱少雲在烈火中忍受著劇痛一動不動,羅盛教魏搶救朝鮮落進冰窟窿的兒童奮不顧身,向秀麗為了搶救工廠的金屬鈉與烈火搏鬥……
這些英雄們的形象和精神,通過小學課本深深地印在了我們那一代人的腦海裏,久而久之,英雄精神便順理成章的形成了。
懷著對劉胡蘭無比敬仰的心情,我們繞道一百多裏,終於來到了雲周西村。
小時候,我就愛看劉胡蘭的小人書——連環畫。裏麵有做軍鞋摻假的“二寡*婦”,還有支持胡蘭子革命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