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雲周西村,一來是瞻仰烈士墓,二來是拜訪英雄的母親。
劉胡蘭墓當年就是一個小山丘一樣的大墳塋,鐫刻著毛主席親筆題詞的“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大墓碑就書裏在墳前,一批又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衛兵前來這裏瞻仰。
我們來到墓前,在墳墓前默哀,然後集體背誦老三篇——《為人民服務》,“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要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背完《為人民服務》,一股繼承先烈遺誌,誓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的豪情又油然而生。
那是一個最愛感動的年代,今天我也很想感動一把,但很不容易……
離開墓地,我們就來到當年反動派審訊劉胡蘭的“西廂房”,小人書裏描寫過西廂房,所以就特想看看這個陰森森的“西廂房”。
我們走進去,頓時就感到陰森恐怖。當年殺害劉胡蘭烈士的那把鍘刀就擺在屋子的中間。看著這把殺害烈士的鍘刀,仿佛看見了十五歲的劉胡蘭劣勢正昂首挺立在我們的眼前,一個聲音發福從遙遠的天邊飄過來:“我咋個死法?”“怕死不當共*產黨!”
想象的思維就又回到了劉胡蘭烈士犧牲的那一年:一個北風呼嘯的日子裏,雲周西村的大廟錢上演了一幕多麼悲壯的劇目……劉胡蘭烈士犧牲了,中國大地上有多了一個永垂不朽的女英雄。
劉胡蘭的英雄事跡感動了毛主席,毛主席大筆一揮,寫下了精準的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我們還看見了劉胡蘭被捕時沒來得及洗完的一件白粗布上衣,還有劉胡蘭紡線的紡車,臨行前她從手上褪下來交給媽媽的戒指……看著這一切,睹物思情,我們仿佛看到劉胡蘭就站在我們的眼前。
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看到英雄的母親。
走出雲周西村,十裏地以內沒有人說話,大家都靜悄悄的走著,相信你此刻每一個人的心裏都是十分不平靜的。
別人想什麼不知道,我想的是,咋就不讓我趕上有八路軍的年代?要是那時就像今年一樣年輕,我就一定會去當一個遊擊隊長,最起碼也能當個民兵,照樣也能“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是啊,肖書記,那個年代是這樣的激*情澎湃,現在就是看不到這樣的情景了,即使有也很難激動起來了。”李軍看著肖朝陽說道。
“是啊,人身上的菱角都被金錢給磨平了。”肖朝陽意味深長的說道。
略一停頓,肖朝陽就繼續往下講了:走過一段平原地帶,有走進了連綿不斷的太興山區,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天,山總是不見盡頭。
有一天,我們一口氣就翻過了一座大山,站在山腳下往前一看,不覺眼前豁然一亮,山下一條彎彎曲曲的河流竟然結了冰,遠遠望去,蜿蜒曲折向著前麵延伸過去,就像是一條銀色的綢帶。
河西岸,有一個在太行山上少有的大村莊。我們就飛奔下山,滑過冰河住進了山村裏。那天晚上我就住在軍屬王大媽的家裏。
王大媽家的房子既寬敞又明亮,聽說是解放後分的大地主的房子。
小小的油燈閃著溫馨的光芒,吃過了熱乎乎的麵湯,其他的幾個人也都來到了我這裏。
王大媽在坑上放了一張桌子,拿出信封信紙,求我們給她在北京當兵的兒子寫一封信。這時,王大媽的目光落在了我們男同學的身上,她是不相信女孩子能寫好信。
這時,王大媽看著我說道:“孩子,你就幫大娘寫一封信吧。”
“你就寫吧。”這時,坐在我身邊的同學們也都笑著一致讓我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