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笙略略頷首:“這是自然”直至坐上馬車,蕭笙才向九兒細細解釋。
原來蕭笙竟是孤兒,自幼承蒙青州一位老神醫收留,做了老神醫的關門弟子。
老神醫有位師弟,性格孤僻,隻獨居在江州西郊的青竹山上,近年頗有沉屙,也知自己命不久矣,便修書予老神醫,借他一名弟子掛在名下,為他服喪送終。蕭笙便才來了江州。
師叔未久便辭世了,蕭笙按弟子之禮為他服喪一年,又貪喜山上清淨,便留在江州懸壺濟世,做個閑散郎中。隻是大年時仍回青州,與師傅團圓。
九兒沉吟:“現下不過是小寒便去青州,會不會太早了一些?”
蕭笙指輕輕劃過小寶柔嫩的臉頰,隨意應道:“無妨,山上寒冷,你與小寶受不住,師傅素喜小娃兒,見了小寶也一定喜歡”九兒心中一動,便有些不自在。
她在蕭笙處住了近半年,蕭笙對她也是謙和有禮,平素蕭笙隻喚她“李姑娘”,今日許是歸家心切,竟脫口而出一個“你”字,卻是親密了許多。
九兒垂頭不語,隻攏攏身上皮裘,將自己與小寶裹得密不透風。
江州與青州不過百裏水路,下了船,蕭笙又租下一頂轎子讓九兒抱著小寶坐上,自己卻跟在轎子旁邊,不疾不徐的步行。
九兒掀開簾子探出頭來,期期艾艾道:“蕭大夫,這樣不妥……要不你抱著小寶坐轎子,我跟著你們便好”蕭笙淺笑:“路途遙遠,我是走慣了的,你就坐著吧,否則小寶醒了又要找娘”九兒局促不安,又道:“要不……你將這皮裘穿上吧”說罷便要脫下皮裘。
蕭笙連忙製止:“唉……仔細冷著小寶了,我不冷”九兒也不敢動作,又不好放下布簾,楚楚可憐的瞅著蕭笙。
蕭笙輕咳一聲,隻得低緩的與九兒搭話:“師傅的醫術卓絕,等到了家中,便讓他好好看看小寶,小寶身子畢竟弱些,入了深秋便總是生病,三天兩頭的反複,小臉瘦了不少,我也很是心焦”九兒也憂慮顰眉。
蕭笙又道:“待會見了師傅你莫怕,師傅隻看起來嚴肅些,其實好相處的很……”
江邊寒風呼嘯,蕭笙張嘴說話,倒是吃進一肚子風,又恐九兒聽不仔細探出頭來受了涼,向九兒耳畔湊近了一些。
轎夫心下羨慕,這對小夫妻著實是男俊女俏,懷中抱著的小娃兒雖隻驚鴻一瞥,卻也真如仙童一般。看他們耳廝鬢磨的纏綿模樣,又覺心中一暖,便想到家中妻兒,不覺壯了力氣,隻等做完這次買賣便早早回家,轎子也抬得平穩些。
轎子在一間醫館門前停下,蕭笙抖抖寒氣,付了銀子,又謙雅道:“辛苦了”方扶了九兒下轎,走進醫館。
醫館極寬敞,一排藥櫃排至屋頂,幾位小夥計在高梯上上上下下的忙碌,倒也無人注意到蕭笙三人。醫館深處掛著幾張竹簾,簾內影影卓卓。蕭笙頷首示意九兒跟上,仍甩著寬袖走至簾前,低低喚了一聲:“二師兄、三師兄、四師兄”簾內一靜,便是桌椅碰撞聲,幾位儒生裝扮的青年衝出來,指著蕭笙大叫:“阿笙?果真是阿笙!你怎麼這時便回來了?”
蕭笙卻不答,隻偏頭向九兒道:“這是我二師兄蕭弦、三師兄蕭笛、四師兄蕭箏”手指一一指過,又向三位青年道:“這位是李姑娘,與我的義子小寶”九兒盈盈一拜,三位青年也慌忙作揖。蕭笛向蕭笙擠眉弄眼,蕭笙隻緩緩搖頭。蕭笛隻覺無趣,又向九兒問道:“李姑娘家住何處?家中都有那些人?……對了阿笙,你去哪裏拐來這麼一個漂亮孩子”九兒一時尷尬,也不知如果應答,蕭笙卻落落大方:“我廣積善德,菩薩送的”蕭笛撇撇嘴,又向九兒咧嘴一笑:“李姑娘可別喚我姓名,喚我一聲三大夫三掌櫃的都好,當然李姑娘若是願意喚我一聲三哥就更好了”九兒見此油嘴滑舌,隻覺心中一痛,悄悄後退一步,躲在蕭笙身後。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