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人要隨身攜帶佩劍(1 / 1)

我國民間佩劍之風始於周,在漢唐兩代開始盛行。

起初佩劍是用於防身,戰國以後為便於作戰,將劍身變長。至秦代佩劍更長,但這並不利於從劍鞘拔出,秦始皇就因劍長未能及時拔出而差點兒被荊軻刺死。劍不僅僅是戰場兵器,在古代,隻有貴族腰間才能佩戴,這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東漢後期,在戰場上劍逐漸被刀所取代,從而劍便慢慢地演變為佩飾。晉朝時,達官貴人用木劍、玉劍作佩飾。隋唐時期,佩劍文化發展達到頂峰,佩劍種類繁多,佩劍方式也出現“隻佩”、“雙佩”等級別規定。直到宋、明時期,男子仍有佩劍的習俗。

古人佩劍還具有禮治和修身養德方麵的意義,直到近代,詩詞歌賦中仍有很多對劍讚美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