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的名字是怎樣來的(1 / 1)

孫臏,是孫武的後代,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孫臏生卒年不詳,史書中對其原名也沒有詳細記載,明代馮夢龍的《東周列國誌》認為,孫臏原名“賓”。這一說法是否正確我們無從考證,但孫臏這一名字,則是因為其受過臏刑,被挖去了膝蓋,所以才得此名。從字義上來說,“臏”字從肉,原意就是膝部的髕骨。

孫臏受臏刑,是受到同門師兄龐涓的陷害。他與龐涓同為鬼穀子的弟子,後龐涓輔佐魏惠王,魏惠王對他賞識有加。可是,龐涓心胸狹隘、嫉賢妒能,他認為孫臏才學過人,可能會危及自己的地位,便暗中派人請孫臏到魏國,並設計陷害他,給他用了臏刑。孫臏吃盡苦頭,裝瘋賣傻,最終在朋友的幫助下逃離魏國,前往齊國。齊威王見到孫臏後,被他的才學打動,讓他做了大將軍田忌的軍師。孫臏不負眾望,輔佐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為齊國霸業立下了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