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誌》是明朝末年著名家馮夢龍創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全書由古白話寫成,主要記述了從西周宣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間的曆史。
馮夢龍是在一定的時代背景下創作《東周列國誌》。早在元代,民間就流傳一些關於“列國”故事的白話本。到了明代嘉靖、隆慶年間,學者餘邵魚編纂了一部《列國誌傳》。馮夢龍根據各種史書對《列國誌傳》進行了改正修訂,於是便有了一百零八回的《新列國誌》。清朝乾隆年間,蔡元放對《新列國誌》再次進行修改,並正式定名為《東周列國誌》。
《東周列國誌》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時間跨度最長,人物最多的一部。這部主要描寫了東周時期“列國”的故事。記述了很多諸侯國之間的爭霸戰爭,以及強國和弱國之間的吞並戰爭,還寫了一些當時有影響力的政治家和大學問家。春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思想大爆炸的時代,先後出現了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莊子等偉大的思想家,他們對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馮夢龍用深情的筆調寫了這些出色的思想家們的政治理念,歌頌了他們胸懷天下的可貴品質。此外,《東周列國誌》對商鞅變法和李悝變法等也有詳細的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