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成名靠炒作(1 / 1)

近年來,“炒作”極其火熱,手段和方法也日新月異。很多人都以為“炒作”這一詞是近來才出現的。但實際上,“炒作”這一行為自古有之,而且古人在自我炒作方麵不比後人遜色多少,例如陳子昂,他就是靠炒作才使自己小有名氣。

據唐朝李亢《獨異誌》中所載,陳子昂在四川老家時,還是一個無名小子,但他對未來充滿希望,便帶著滿腔熱情來到長安。誰知,在長安待了十年,即便他滿腹經綸,但苦於無人賞識,所以一直默默無聞,不為世人所知。一天,他看見有人在街頭出售胡琴,胡琴質量一般,但賣得非常貴。前來看熱鬧的人很多,但因為大家都沒人知道胡琴的價值,所以一直無人購買。陳子昂靈機一動,把那把胡琴以很高的價格買回家中,並到處宣稱自己精通胡琴,並說自己將擇吉日在家裏演奏,希望眾人都前來捧場。

吉日已到,很多人都來了,陳子昂當場發表演說。他說:“我陳子昂在京城住了十幾年,創作了那麼多詩文,卻一直無人問津,而對這把胡琴,你們卻青眼有加。這把胡琴質量很一般,隻是下等樂工所製,我怎麼會將它放在心上?”說著,陳子昂將高價購買的胡琴狠狠地摔在地上,胡琴當場斷裂。當時就把眾人給驚呆了,此時陳子昂將自己的文章“遍贈會者”。結果可想而知:“會既散,一日之內,聲華溢都。”作品《登幽州台歌》更是一夜走紅,被人廣為傳閱。

陳子昂的這次自我炒作算是炒作中的典範,很快他的才華便被人熟知。不久之後,他被建安王聘為記室,後來又做了拾遺。當然,陳子昂自身的才華和素養對他能一日炒作成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因為“打鐵還要自身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