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麵桃花”不是指相貌(1 / 1)

我們一提到“人麵桃花”,就會想到是形容人的臉龐如桃花般美麗。而實際上並不是這個意思。“人麵桃花”出自唐代孟棨在《本事詩·情感》中記載的一個浪漫故事。

唐代某年的清明節,書生崔護一個人去長安城南的郊外遊玩。走到一株桃樹下,崔護感覺口渴,便走向附近的一家莊園。走到門前,他輕叩門扉後,一位姑娘打開了門,在一片桃花的映襯下,姑娘顯得嬌美動人。姑娘見崔護年少俊美,儀態非凡,二人對視之下,不由粉麵羞紅。問清來意後,姑娘含情脈脈地遞上一杯熱水,崔護接過一飲而盡。

轉眼到了第二年的清明節,崔護想到那位姑娘,突然生出強烈的思念之情。於是直奔城南,但到那裏一看,門庭莊園雖然和以前一樣,桃花依舊粉豔嬌紅,大門卻上了鎖,也找不到思念的人。此情此景讓崔護很是悵然若失,於是他在門上題詩《題都城南莊》,詩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首詩表達了不經意間偶遇美好事物,又在不知不覺中失去的茫然悵惘的心情。後來,人們便以“人麵桃花”來表達愛戀的情思。

北宋詞人柳永有《滿朝歡》一詞,詞曰:“人麵桃花,未知何處,但掩朱扉悄悄。盡日佇立無言,贏得淒涼懷抱。”這裏的“人麵桃花”用來泛指愛戀而不能相見的女子。元代散曲家劉時中在《嘲天子》中寫道:“楊柳宮眉,桃花人麵,是平生未了緣。”這裏的“桃花人麵”指的是一種未了情,這種未了情隻能用時光去追懷了。

綜上,“人麵桃花”指的是一種感情,常用來比喻男女邂逅,隨之分離以後,男子追念舊情的一種情思。現實生活中,“人麵桃花”說的不是相貌,也不是指人如桃花一般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