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批評的話以適合對方心理承受的方式表達
沒有人喜歡被批評,但大多數人能接受建設性的批評。可有些人對任何批評都耿耿於懷,不論在什麼時候,即使你對他們的工作給予最輕微的批評,他們都會麵露不悅之色,采取自衛的態度。
對這樣的人要親切和善,要有策略。首先,表揚他們工作中做得好的那部分,然後,建議他們把你不滿意的那部分做得更好些。
凱希對批評十分恐懼,這使她在工作中非常小心。為了避免工作中出現哪怕是最輕微的錯誤,她都會檢查,再檢查,並且不厭其煩地複查她所做過的每一件事。這麼做可能會大大減少她受批評的機會,但是很浪費時間,以至於整個部門的工作進度都因此受到影響,更糟的是,無論做什麼事她總是遲遲不能做出決定,並一再強調她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甚至當她獲得了她所要的信息後,還是推諉。
如果在你的部門裏有像凱希這樣的人,你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幫助他們克服對批評的恐懼感:
要使他們相信,以他們出色的專業知識,他們通常可以一次就把工作做好,並不需要反複檢查。
指出偶爾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一旦這些錯誤被及時發現並予以糾正,是不會影響犯錯人的能力的。
在批評下屬的時候,千萬不要直率地說“你錯了”或者“你這樣太不應該了”之類的話,而要“反話曲說”。具體有以下三種方式:
(1)改否定成為疑問式。
“你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是批評者常用的句式。“你這樣做對嗎?”
這是經過改動的疑問句式。很顯然,否定句式消極作用大,而疑問句則容易促使對方自我反省。
(2)把批評者由第一人稱改第三人稱。
“我認為你不對”,這是第一人稱;“大家都認為你不對”,這是第三人稱。這一改動,緩和了批評者和對方的直接衝突,但被批評者的壓力卻反而增大了,他不能不考慮“大家”的看法。
(3)改批評為自我批評。
以同樣的錯誤進行自我批評等於是現身說法。講的雖然是一樣的事,一樣的道理,言語即使激烈一些,但換一種方式對方聽起來不會感到刺耳。
另外,進行勸說性批評時,還要注意寧肯就事論事,也不要攻擊對方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