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麵對不同的批評
害怕批評使許多人不敢提出問題,不敢試驗新生事物,不敢自由地表達自己。它還造成過多的壓抑,使人們不能開發自己的潛能。害怕批評也限製了我們獲取和享受財富的能力。它可以使我們放棄(或根本就得不到)很有利潤或非常好的項目。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批評,對待不同的批評,要采用不同的應對策略。
如果批評是正確的,那你就應該從中學習些東西。這樣你就可以成長起來並進行一些積極的改變。同時還可以了解到自己以及自己身上那些需要改進的東西。在此之前,你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身上還存在著這種問題,而它卻在始終跟隨著你。如果你這樣做了,你不僅沒有失掉什麼,而且還得到了許多東西。因此你應懷有謝意,應該感謝那些向你提出批評的人。
而如果經過客觀分析,你認為該批評是毫無根據的,也沒有被其影響的必要。因為這並不是你的問題,而是別人的問題。如果你讓其影響了,你就是讓別人控製了自己。將自己的自我形象樹立得越強、越積極,對待批評就會更加心胸開闊。你會發現它不僅不會傷害你,相反,還會幫助你。
批評對你的自身價值並不是一種威脅。你可以通過將重點放在自己積極的見解上,而不是別人的批評上,而受益匪淺。具體建議如下:
(1)判定別人對你的批評是否適當。
心理學家海德裏-韋辛格博士提出下列問題,供你判斷別人的批評是否合適。
——同樣的批評是否來自不同的人?
——批評者對批評的主題是否有深入的認識?
——批評的確是衝著自己來的嗎?
——針對此批評而采取相應措施,是否相當重要?
若能了解所麵對批評的種類,便能知道如何應付它。
(2)麵對正確的批評:
首先,緩和你的情緒。不過你得提醒自己,縱使批評者的看法是正確的,你還是個有價值的人。
如果對方的確是對的,別找任何借口逃避,要勇敢地表示同意,另外,要求對方提供更多的資訊,也是一種不錯的反應方式。
最聰明的相應措施是,進行必要的改善,如果批評是以非常令人不快的方式加諸在你身上,不妨對尖銳的言詞置若罔聞,隻聽對方言談中有價值的資訊。
一般而言,如果你把犯錯的難堪擺在一邊,而想到改進會給你帶來的好處,那麼批評對你而言,必能坦然處之。
(3)麵對有失公允的批評:
如果批評者的看法不對,那就沒有理由照他的意思去做,向對方表示你了解他的感受是有幫助的;
如果討論的問題不重要,或者你與批評者的關係並不密切,那麼就當作你沒聽過他的批評一樣,但是如果所討論的是重要的事物,而且批評者又與你關係密切,便最好向他說明他的看法不對,同時提出相應的理由或者證據。
(4)麵對觀點不同的批評:
在此種情況下,看法無所謂對或錯,隻是兩人的意見恰巧相反罷了,對於正確的看法,你可以禮貌地表示同意,但對於無法同意的看法,你得向對方表示他的看法確有價值,你的言詞應該是:“我不敢苟同,但我知道你為何會那樣想。”
確定討論主題以及你與批評者彼此間關係的重要性如何,如果兩者對你而言均不重要,你大可對批評一笑置之,但若兩者都重要,那你就得好好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