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警世
黃帝問氣之盛衰,岐伯對曰:“人生十歲,五髒始定,血氣通,真氣在下,好走;二十 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好移;三十歲五髒大定,肌肉堅固,血氣盛滿,好步;四十歲髒腑十二筋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好 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滅,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善憂悲,血氣懈惰,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 十歲腎氣焦,四髒經脈虛;百歲五髒皆虛,神氣乃去,形骸獨居。”《經》曰:“人年四十陰氣陪;五十肝氣衰;六十筋不能動,精氣少,須當自慎自戒,少知調和 攝養,寧不為養生之本;七十以上,宜取性自養,不可勞心苦形冒寒暑,若能順四時運氣之和,自然康健延年,苟求貪得,尚如壯歲,不知其可如矣。”《壯神真 經》曰:“養生以不損為延年之術,不損以有補為衛生之經,處安慮危防未萌也,不以小惡為無害而不去,不以小善為無益而不為。雖少年致損,氣弱體枯。及晚景 得悟,防患補益,氣血有餘而神自足矣,則自然長生延壽也。”
陰德延壽論
一念所覺,因所以得三元之壽,考一德之修,又所以培三元之壽脈甚矣。念之不可以不覺,而德之不可以不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