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渴而飲且過多,成痰癖。日沒後食訖便未須飲酒,不乾嘔。
太宗謂宰相曰:朕每日所為,自有常節,飲食不過度,行之已久,甚覺有力。老子雲,我命在我不在天,全在人之調適,卿等亦當加意,毋自輕攝養也。
陶隱居雲:何必餐霞服大藥,妄意延年等龜鶴。但於飲食嗜欲中,去其甚者將安樂。
漿水,按《本草》,味甘酸,微溫無毒,調中引氣,開胃止渴,強力通關。治霍亂泄痢,消渴。食解煩去睡,調理臟腑,治嘔喊。白人膚體如繒帛,為人常用,故不齒其功。世之所用熟水,品目甚多貴,如沉香則燥脾,不骨草則澀氣,密香則玲胃,麥門冬則體寒,如此之類,皆有所損。
紫蘇湯,令人朝暮飲之,無益也。芳草致豪貴之疾,此有一焉。宋仁宗命翰林院定熟水,奏曰:紫蘇第一,沉香第二,麥門冬第三。以蘇能下胸膈浮氣,殊不知久則泄人真氣,令人不覺。
本草雲:酒飲之,體軟神昏,是其有毒也,損益兼行。
扁鵲雲:久飲常過,腐腸爛胃,潰髓蒸筋,傷神損壽。有客訪周覬,頜出美酒兩石,覬飲石二,客飲八鬥。次明,覬無所苦,酒量慣也。客已死矣。觀之,客腹已出,脅已穿,豈非量過而犯扁鵲之戒歟。
飲白酒,食牛肉生蟲。酒漿照人無影,不可飲。不可合乳汁飲,令人氣結。祭酒自耗者,殺人。酒後食芥辣物,多則緩人筋骨。臥黍穠食猜肉,患大風。凡中藥毒及一切毒,從酒得者,難治。酒性行血脈,流遍身體也。
書雲:飲酒醉未醒,大渴飲冷水,又飲茶,被酒引入腎臟,為停毒之水,腰腳重腿,膀胱冷痛,兼患水腫,消渴攣痺。
書雲:酒醉當風,以扇扇之,惡風成紫瘋。又醉酒吐罷,便飲水,作消渴。
神仙不禁酒,以能行氣壯神,然不過飲也。
本草:茶飲者,宜熱,宜少,不飲尤佳。久食去人脂,令人瘦,下焦虛冷。惟飽食後一二盞不妨。消渴也,飢則尤不宜,令人不眠。同韭食身重。
書雲:將盥點茶,引賊\\入工家。恐傷腎也。
東坡《茶說》:除煩去膩,世固不可無茶,然暗中損人不少。吾有一法,常自修之,輒以濃茶漱口於食後,煩膩既去而脾胃不知。凡肉之在齒者,得茶漱滌,乃不覺脫去,不煩挑剔也。蓋齒性便苦,綠此漸堅牢而齒蠹旦日去矣。
書雲:飲多,則肺布葉舉,氣逆上奔。
書雲:陰池流泉,六月行路勿飲之,發瘧。
書雲:飲宴於聖象之側,魂魄不安。
書雲:飲水勿急咽,久成氣病。
書雲:形寒飲冷,則傷肺,上氣,咳嗽,鼻嗚。
書雲:粥後飲白湯,為淋,為停濕。
陶隱居雲:食戒欲龐並欲速,寧可少飧相接續。莫教一飽頓充腸,損氣傷心非爾福。
養生雲:美食須熟嚼,生肉不須吞。
又雲:食畢漱口數過,齒不齲,口不臭。漱口忌熱湯,損牙。
又雲:食炙爆,宜待冷,不然傷血脈,損齒。書雲:食茅.屋漏水墮脯肉,成癥癡,生惡瘡。
書雲:人汗入肉,食之作丁瘡。
書雲:食諸獸自死肉,生丁瘡。
隱居雲:生冷枯膩筋韌物,自死牲牢皆勿食。饅頭閉氣莫過多,生膾偏招脾胃疾。鮮醬胎卵兼油膩,陳臭淹藏盡陰類。老人朝暮更餐之,是借寇兵無以異。按《鎖碎錄》雲:饅頭乃閉氣,梅血湯以破之。包子包氣,醋以破之。
書雲:食物以象牙金銅為匙筋,可以試毒。
書雲:食物以魚魷器盛之,有蠱毒輒裂破。入閩者,宜審之。
書雲:夜半之食宜戒,申酉前晚食為宜。
《周禮》:樂以消食。蓋脾喜音聲,夜食則脾不磨,為音響絕也。夏月夜短,尤宜忌之。
食物
物之無益而有損者,常人猶不可多食,死病人當避忌者乎?此書所載,凡物之有益而無損者不書,或損益相半者則書其損,而不書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