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上轎後,即奏樂鳴炮,起轎發親。樂隊在前,樂隊後麵是新郎(有條件的要騎馬),接著是花轎和其他送親的人員。
取親的歸途,必須走另一條路。因此有時候要繞著路走,稱“不走回頭路”。
接親的隊伍將要到達新郎家門口時,男家要鳴炮動樂相迎。花轎停在新郎家的堂屋門前,男家請的伴娘(一般是年輕貌美的女子)要上前掀起轎簾,將新娘攙下轎來,儐相上前讚禮,賓客們向新郎、新娘身上散花(一般用紅、黃各色紙屑替代),將婚禮推向高潮。
六、拜堂
迎娶之日,新郎新娘舉行拜堂儀式。儐相二人分別以“引讚”和“通讚”的身份出現。拜堂儀式程序如下:
引讚:新郎蒞位(佇立於轎前)
通讚:啟轎,新人起。
引讚:新郎搭躬(拱手延請新娘)。
引讚:新郎新娘詣花堂前。
引讚: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
奏樂鳴炮。
通讚: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進香燭。
引讚:跪,獻香燭。明燭,燃香,上香,俯伏,興,平身複位。
通讚: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興。
然後,是傳統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雙親,夫妻相拜”,最後才“引進洞房”。拜堂儀式至此結束。
七、婚宴
拜堂之後,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來。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賀客。
喜筵要按來客的尊卑長幼排定座位,稱之為“請客”,或者“清客”。排座位的原則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長幼和身份、地位從高到低排列座次。
座位排定後,儐相宣布動樂鳴炮開宴,新郎要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說幾句表示感謝的話祝酒,然後,廚房開上第一道菜來,把婚宴推向高潮。
各席的酒菜應該一個樣,唯“男大親”和“女大親”所在的席次,通例必須有清蒸的豬肘子一個。而且,新郎要時刻守候在桌邊,為“上親”斟酒、盛飯、送熱毛巾等,以示尊敬。
婚宴結束後,“上親”先退到堂屋休息一會,吃些點心,由男方尊長陪著說些客套話,待勤雜人員把席麵撤去,掃了地,大親就該起身告辭了。臨走時,男家要“打發”衣料、鞋襪之類,講究的還有紅包。“送大親”又是一個熱鬧場麵,男家所有體麵的人都要送到門口,還要鳴炮動樂,以示敬重。新郎及其父母應送客至村口。
八、鬧房
鬧洞房是傳統婚禮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可以說是婚禮的高潮。民間有“新婚三日無大小”之說,婚後三天,親朋好友不分輩分高低,均可彙聚於新房“鬧”。鬧的方式有“文鬧和”武鬧“兩種。所謂”文鬧“即以出謎語、說粗話的方式讓新娘難堪。所謂”武鬧“即口出穢語的同時,還動手動腳,遂成惡俗。民俗有”不鬧不發,越鬧越發“即以此增添新婚的喜慶氣氛,為新郎新娘驅邪避凶,達到婚後吉祥如意,興旺發達的意願。但鬧洞房也不能太出格,不能鬧得太久,以免破壞新婚的喜慶氣氛。尤其是”武鬧“更不宜提倡,至今還時有報導,個別地方因新房”武鬧而釀成悲劇。
九、回門
結婚後,新郎第一次去嶽父家稱為回門。回門時間由女家用柬帖或口頭告知婿家。婿依指定日期(婚後三天或七天或九天),備上禮物,同妻子一起回門,這是婚後第一次歸寧。
女家要隆重地做“回門酒”。席間,新娘要引新郎拜見本家親友,從最年長、最尊貴的認起。被拜見者或點頭,或起座相攙,或還半禮,同時要賞新郎一個紅包。
至此,傳統的婚禮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