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澗

秋氣集南澗,獨遊亭午時。回風一蕭瑟,林影久參差。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羈禽響幽穀,寒藻舞淪漪。去國魂已遊,懷人淚空垂。孤生易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競何事,徘徊隻自知。誰為後來者,當與此心期。

東坡雲:“柳儀曹此詩,憂中有樂,樂中有憂,蓋絕妙古今矣。然老杜雲:‘王侯與螻蟻,同盡隨丘墟。’儀曹又何憂之深也。”

王摩詰

東坡雲:“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後湖集》雲:“摩詰之詩,造語妙處,至於造物相表裏,豈直詩中有畫哉?觀其詩,知其蟬蛻塵埃之中,蜉蝣萬物之表也。”

《後山詩話》雲:“王右丞詩,學於陶淵明,得其自在處。”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東坡雲:“舊傳《陽關三疊》。然今世歌者,每句再疊而已。蓋通一首言之,是四疊,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應三疊之說,則叢然無複節奏。餘在密州,有文勳長官,以事至密,自雲得古本《陽關》,其聲宛轉淒斷不類,乃知唐本三疊蓋如此。及在黃州,偶讀樂天《對酒詩》雲:‘相逢且莫推辭酒,聽唱陽關第四聲。’注雲:‘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以此驗之,若一句再疊,則此句為第五聲。今為第四聲,則一句不疊審矣。”

《複齋漫錄》雲:“《送元二》絕句,李伯時取以為畫,謂之《陽關圖》。予嚐以為失。按《漢書》,陽關去長安二千五百裏,唐人送客,出都門三十裏,特是渭城耳。今有渭城館在焉。據其所畫,當謂之《渭城圖》可也。山穀題此圖雲:‘渭城柳色關何事,自是離人作許悲。’味此詩,則謂之《渭城圖》可也。”

南山遣興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回期。

山穀老人雲:“餘頃年登山臨水,未嚐不讀王摩詰詩,顧知此老胸次定有泉石膏肓之疾。”

趙章泉《詩法》雲:“王摩詰有詩雲:‘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杜少陵有雲:‘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知詩者,於此不可以無語。或以小詩複之曰:‘水窮雲起初無意,雲在水流終有心。儻若不將無有判,渾然誰會伯牙琴。’公曰:‘此所謂可與言詩者矣。’”

(附)子美江亭

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時。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故鄉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輞川六言

桃紅複含宿雨,柳綠更帶輕煙。花落家童未掃,鳥啼山客猶眠。

胡苕溪雲:“每哦此句,令人坐想輞川春日之勝,此老傲睨閑適於其間也。”

秦太虛雲:“餘為汝南學官,得疾臥。直舍高符仲攜《輞川圖》示餘曰:‘閱此可以愈疾。’餘本江海人,得圖喜甚,即使二兒從旁引之,閱於枕上。恍然若與摩詰入輞川,度華子岡,經孟城坳,憩輞口莊,泊文杏館,上斤竹嶺,並木蘭柴,絕茱萸沜,躡槐陌,窺鹿柴,返於南北垞,航欹湖,戲柳浪,濯欒家瀨,酌金屑泉,過白石灘,停竹裏館,轉辛夷塢,抵漆園。幅巾杖屨,棋弈茗飲,或賦詩自娛,忘其身之匏係於汝南也。數日,疾良愈。”

(附)王縉別輞川

山月曉仍在,林風涼不絕。殷勤如有情,惆悵令人別。

胡苕溪雲:“餘舊見郵亭壁間題此詩,亦有佳思,不知何人詩。後讀王維集,乃王縉《別輞川別業》詩,附在集中。”

秋雨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梨炊黍餉東災。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鬆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石林詩話》雲:“詩下雙字極難,須是七言、五言之間除去五字、三字外,精神興致,全見於兩言,方為工妙。唐人謂‘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為李嘉佑詩,摩詰竊取之,非也。此兩句好處,正在添‘漠漠’‘陰陰’四字,此乃摩詰為嘉佑點化,以自見其妙。如李光弼將郭子儀軍,一號令之,精采數倍。不然,嘉佑本句,但是詠景耳,人皆可到。要之當使如老杜‘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與‘江天漠漠鳥飛去,風雨時時龍一吟’等句,乃為超絕。近世王荊公有雲:‘新霜浦漵綿綿白,薄晚林巒往往青’,與蘇子瞻雲‘浥浥香爐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此可以追配前作也。”

《李希聲詩話》雲:“唐人詩,流傳訛謬,有一詩傳為兩人者。如‘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既曰王維,又曰李嘉佑,以全篇考之,摩詰詩也。”

《雪浪齋日記》雲:“古人下連綿字,不虛發。如老杜‘野日荒荒白,江流泯泯清’,退之雲‘月吐窗囧囧’,皆造微入妙。”

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東坡雲:“此摩詰之詩,所謂詩中有畫者。”

或雲:“非摩詰詩,好事者以補其遺。”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胡苕溪雲:“王維《送別》詩,蓋用《楚辭》:‘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此善用事也。舊記一小詩,不知誰作,今附於左。”

(附)詩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胡苕溪雲:“此詩不知誰作,其意與前詩略相似,其用事則未盡善也。蓋《古樂府》有《折楊柳》雲:‘曲成攀折處,惟言久別離。’又雲:‘攀折思為贈,心期別路長。’又雲:‘曲中別無意,並是為相思。’皆言折楊柳以寄相思,意不言其歸也。”

書事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禁臠》雲:“此詩含不盡之意,子由謂之‘不帶聲色’者也。王荊公亦有絕句,詩意頗相類。”

(附)荊公絕句

若耶溪上踏莓苔,興盡張帆載酒回。汀草岸花渾不見,青山無數逐人來。

聞逆賊凝碧池作樂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裏,凝碧池邊奏管弦。

按:安祿山之叛,悉搜樂工詣洛陽,宴群臣於凝碧池,盛奏樂舞。樂工雷海清悲憤,擲樂器於地,西向慟哭。時王維聞有凝碧之宴,作此詩,深寓淒憤之意。後肅宗還京,凡從偽者以三等定罪,王維與焉。帝在蜀時,維此詩流傳上聞,帝憐之,因宥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