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謂:朱先生此詩,大意亦與韓致堯詩意同。文公先生亦有《聞雷》詩,氣象宏大。今附於左。

(附)朱文公聞雷有感

誰將神斧破頑陰,地裂山開鬼失林。我願君王法天造,早施雄斷答群心。

杜荀鶴

《藝苑雌黃》雲:“荀鶴,杜牧之微子也。牧之會昌末,自齊安移守秋浦。時妾有妊,出嫁長林鄉士杜筠,生荀鶴,有能詩名,自號‘九華山人’。大順初,擢第,尋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製誥。顧雲序其集為《唐風集》。”

《唐風集》詩極卑下,如雲:“要知前路事,不及在家時。”又雲:“不覺裹頭成大漢,初看竹馬作童兒。”前輩方之為《太公家教》。

宮詞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憶采芙蓉。

歐陽公《歸田錄》雲:“唐之晚年,詩人無複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務以精意相高。如周樸者,杼思尤艱,每有所得,必極雕琢,故時人稱樸詩‘月鍛季煉’。未及成篇,已播人口,其名重當時如此,而今不複傳矣。餘少時猶見其集,其句有雲:‘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又雲:‘曉來山鳥鬧,雨過杏花稀。’誠佳句也。”

胡苕溪雲:“餘讀《隱居詩話》雲:‘此一聯非樸詩,乃杜荀鶴之句。’然猶未敢以六一為誤。後因看《幕府燕閑錄》雲:‘杜荀鶴詩鄙俚近俗,惟《宮詞》為唐第一,故諺雲:“杜詩三百首,惟在一聯中。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是也。’”

黃山穀雲:“杜荀鶴詩,有‘舉世盡從愁裏老’之句,正好對退之詩雲‘誰人肯向死前休’。”

溪興

山雨溪風卷釣絲,瓦甌蓬底獨斟時。醉來睡著無人喚,流下前灘也不知。

胡苕溪雲:“荀鶴此詩,句語俱弱,不若韓致堯《醉著》絕句為雅健也。”

(附)韓致堯醉著

萬裏清江萬裏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

葛亞卿有集句,用致堯詩一聯。今附於左。

(附)葛亞卿集句

萬裏清江萬裏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睡又醒睡,高唱夕陽孤島邊。

胡苕溪雲:“前輩集句詩,每一句取一家詩。今亞卿全用致堯兩句,極為無工。又後兩句,不稱前兩句,豈若致堯之渾成也?”

聞子規

楚天空闊月成輪,蜀魄聲聲似訴人。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

愚謂:此詩亦有守口如瓶之諷,“緘口”字亦從金人三緘事中來。

《家語》雲:“孔子觀周,入後稷之廟,有金人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多言多敗。曰:是何傷?禍之門也。”

贈僧

利門名路兩何憑,百歲風前短焰燈。隻恐為僧心不了,為僧心了總輸僧。

愚謂:動靜勞佚係乎人之一心,身靜而心役,形佚而神疲,僧俗之相去不遠也。此詩世之田夫、野叟、樵童、牧豎皆能誦之,可謂造理而有味者。惜乎緇流之不能自覺耳。

時世行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裙衫鬢發焦。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征苖。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其二

八十老翁住破村,村中牢落不堪論。因供寨木無桑柘,為點鄉兵絕子孫。還似平寧征賦稅,未聞州縣略溫存。至今雞犬皆星散,日落西山哭倚門。

愚謂:此詩備言生民之憔悴,國政之煩苛,可謂曲盡其情矣。采民風者,觀之其能動心否乎?

陸龜蒙

自號“天隨子”。

自傳雲:“甫裏先生陸龜蒙,平居以文章自怡,未嚐有點竄塗抹者。紙劄相壓投於箱篋中,曆年不曾淨寫一本。或為好事者取去,後於他人家見之,亦不複謂己作矣。”

冷齋序《魯訔注杜工部詩》雲:“陸龜蒙得杜詩之贍博,尚軒然自號一家,嚇世喧俗。”

別離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仗劍對樽酒,恥為遊子顏。蝮蛇一螫手,壯士疾解腕。所思在功名,離別何足歎。

愚謂:大丈夫以功名意氣自許,大笑出門,何淚之有?此詩慷慨激烈,有男子心。回視郵亭執手,杯酒陽關,哽咽淒涼,昵昵作兒女語者,良可鄙矣!因記羅隱《淚詩》雲:“自從魯國潸然後,不是奸人即婦人。”

《孔叢子》雲:“子高遊趙,平原君客有鄒文、季節者,與子高相友善。臨別,文、節流涕交頤,子高抗手而已。其徒疑之,子高曰:‘始吾得二子丈夫,乃今知其婦人也。’曰:‘二子之泣,非邪?’曰:‘二子,良人也。有不忍之心,其於敢斷必不足矣。’曰:‘凡泣者,一無取乎?’子高曰:‘有二焉,大奸之人,以泣自信;婦人懦夫,以泣著愛。’”羅詩蓋本諸此,因並及之。

自遣

數尺遊絲墮碧空,年年長是惹春風。爭知天上無人住,也有清愁鶴發翁。

古意

君心莫淺薄,妾意正棲托。願得雙車輪,一夜生四角。

胡苕溪雲:“天隨子二詩,思新語奇,超出於尋常之表,可謂不落前人窠臼者也。”

宮人斜

草樹愁煙似不春,晚鶯哀怨問行人。須知一種埋香骨,猶勝昭君作虜塵。

愚謂:宮人斜,乃後宮嬪嬙所葬之叢塚也。此詩超出意外,用昭君事,有狐死正丘首之義。而昭君之死,亦可謂不得其正者,可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