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與別人爭論某個問題,明明自己的觀點正確,但就是不能說服對方,有時還會被對方“駁”得啞口無言。這是什麼原因呢?心理學家認為,要爭取別人讚同自己的觀點,光是觀點正確還不夠,還要掌握巧妙的交住技術。
通常,你是如何說服與你意見相反的人的?是據理力爭還是妥協退讓?想要成為一個出色的說服高手,任何強詞奪理、試圖壓倒對方的言論都是多餘的,隻有滿足對方的心理需要,用心說服,才是根本之法。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一個人的態度往往有重要作用,說服他人也不例外。為了讓對方盡快地接納自己,聽從自己的意見,最重要的,就是讓對方很快地感受到你的親切態度,這才是最完美的說服方法。
要說服對方,首先應冷靜聽取他的意見,這是你說服對方的先決條件。認真聽取之後,你再以“正如您所說的那樣,不過……”的方式陳述已見。此時,你的言行已使對方產生錯覺,認為你已接受了他的意見。因此,他對你的建議,也願認真聽取了。
除此之外,說服對方時如果能采用簡單明了的話,使聽的人產生明確的印象,你的建議才容易被接受。
日本有位著名的助選參謀飯島清,素有“選舉之神”的美稱,許多候選人隻要聘他做助選參謀,就容易獲得高票。他說過:“候選人如果掌握具體形象的技巧,選舉就會比較順利!”並舉出了兩段話來做比較。
“最近物價一再上升,在這種動蕩的世界經濟之下,我曾經具體地研究原因,以謀求流通機構的合理化。我要以最有效的措施為選民服務。”
“物價上漲的原因很多,就以黃瓜來說,是由中間商從很遠的鄉下買來,經過整理、裝袋,才會到我們手裏,中間要經過許多的商人。”
同樣是說明流通機製,後者要比前者更容易懂。前者所使用的詞句太抽象,寫成文章也許還看得懂,但是用耳朵聽,難免覺得莫名其妙,而且因為聽不懂,就接受不了。至於後者,因為舉出了黃瓜,聽的人腦海中就能產生明確的形象,從而安心地聽下去。當然飯島清先生的意思,並非指每一件事都要具體,而是說要想贏得人心,就必須使用淺顯易懂的話,才容易使人接受。
美國第 l6 任總統林肯,曾經以一句“為人民而創造的政治”之名言,掌握住了民眾的心。林肯總統在麵對需要說服的場麵時,他都是:“開始發表意見時,總會將彼此意見的共同點尋找出來。”林肯在他有名的奴隸解放演說中,最初30分鍾,隻敘述一些持反對態度者所讚同的意見,然後再按自己的目標將反對者逐漸地拉到自己這邊來。林肯的說服方法,如果從潛在心理術來看,有兩個要點:第一就是人往往在被別人壓抑住本身的意見時,自己才發現真實的一麵,而反過來完全地信賴對方。第二就是“自我發現”時,在主觀上仍非常相信就是自己的意思,而事實上這往往是被說服者因勢利導出來的結果。林肯運用這個技巧的秘訣,就是在演講的前30分鍾,先巧妙地軟化敵人,開始時就先強調敵我之間的共同點,引導對方接受。如果從一開始就強調對立的立場,彼此間的鴻溝就會愈來愈深,而演變成“如果你有那種想法,那我隻好和你拚了”的局麵。當對方有了這種心理時,你就無法說服他了。
想說服人,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博得了對方的好感和信賴,問題便可能圓滿解決。然而,你若不顧對方如何,一味力陳自己的意見,要想說服對方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