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因勢利導,說服成功(1 / 1)

所謂循循善誘,就是有次序地、耐心地誘發、引導對方思考,讓人真正想通、弄懂。周恩來同誌說過:“與人說理,須使人心中點頭。”而因勢利導,正能幫你這個忙。你心平氣和地說理,步步引導,耐心商討,別人自然易於接受、易於“心中點頭”。

說服的過程是說服者對被說服者攻心的過程,也是被說服者心理漸變的過程。說服之路猶如登山,迂回曲折,如果多繞一點路才能到達山頂,那多費口舌也是值得的。運用“循循善誘”的說服技巧妙,就能取得理想的說服效果。每步因勢利導中,對方會怎麼講,可能有幾種法,怎隨機應變,都要有預料。這樣才能息的因勢利導不至於變成“啞炮”,一個人唱獨角戲。要使用權自己的因勢利導能引出對方的話,開啟其思路,就要預做通盤打算。

貝爾在發明電話機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困難,其中最致命的就是缺少資金。有一次貝爾到當時的一個大資本家許拜特先生的家裏去籌款,希望許拜特先生能夠對他正在進行的新發明事投資,但許拜特不感興趣,想要說服他出錢,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貝爾反其道貌岸然而行,聊天伊始,貝爾並不對許拜特先生說明預算能獲得多少利益,也不對他解釋科學理論。據貝爾傳記上的記載:“他彈著鋼琴,忽然停止了,向許拜特說:‘你可才知道,如果我把這腳板踏下去,對著鋼琴唱出了一個聲音,這鋼琴便也會複唱出這聲音來。比如我唱一個音階,這鋼琴也會一聲同樣的音節。你看這件事情是不是很有趣呢?”

雖然許拜特不懂貝爾所說其中原理,但他還是放下手中的事物,非常好奇地向貝爾發問。於是貝爾詳細對他解釋了和音或複音電信機的原理。這場談話的結果已經顯而易見,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貝爾說服的許拜特先生很情願負擔一部分貝爾的實驗費。

貝爾“善誘”手段,其實是十分簡單的,在他說服之前,他先設法引起對方的好奇心,吸引了許拜特對於他及他的理想的注意,這是一種很有力量的策略。然而,我們大概都常常看見有許多奇妙的技藝終歸於失敗,其所得者不過是看客們聳一聳肩或揚一揚眉毛而已,這是沒有能夠真正運用這個秘訣的緣故,而貝爾卻成功地運用了這個策略。許拜特的鋼琴,就是幫助他完成妙計的唯一功臣,消除了他們不同的意見,使他們密切合作起來。

美國新澤西州一家新興電氣公司的推銷員韋爾特到一個比較偏遠的小鄉村去做電氣推銷工作。當韋爾特敲開了一戶在當地算是比較富有的農家的門時,接待他的是一位精神很好的老太太。

老太太一開門見到是推銷電氣的,就第一時間把門關上。韋爾特再三叫門,老太太才勉強把門打開了一條縫隙。韋爾特說:“夫人,很抱歉打擾了您。我知道您對電氣不感興趣,事實上我這一次登門並不是采向您推銷電氣的,而是想從您這買些雞蛋回去。”

一聽這話,老太太馬上消除了一些戒意,把門開大了一點兒,探出頭,但還沒有完全相信韋爾特。韋爾特繼續說:“我看見您喂的雞毛色很漂亮,應該很健康吧?我想買一打新鮮的雞蛋帶回城。”接著充滿誠意地說:“我們城裏的雞下的蛋是白色的,做的蛋糕味道不好,所以,我母親就要我采買些新鮮的農村雞蛋。”

聽到這裏,老太太終於放下戒心從門裏走出采,態度溫和地和韋爾特聊起了自己養雞的事。韋爾特指著院子裏的牛棚說:“老太太,我敢打賭,您養的雞肯定比您丈夫養的牛賺錢。”老太太被說得心花怒放。長期以來,她丈夫不承認這個事實。於是她把韋爾特視為知己,並高興地把他帶到雞舍參觀。

韋爾特一邊參觀,一邊讚揚老太太的養雞經驗,並說:“您的雞舍,如果能用電燈照射,雞的產蛋量肯定還會增多。”老太太似乎不那麼反感了,反問韋爾特用電是否合算。韋爾特給了她圓滿的回答。兩個星期後,韋爾特在公司收到了老太太交來的用電申請書。

韋爾特之所以能說服固執的老太太,訣竅就在於他不急於求成,而是采用了由小到大,招招緊跟的善誘方法,一步一步具體而又細致地為對方剖析情勢,為其出謀劃策,這就巧妙地把雙方的心理距離拉近了,促使老太太的態度循序漸進地發生改變,最終完全被說服了。

當你想說服一個人的時候,對方會條件反射似的產生一種反說服的心理。我們須學會認真構思,事先把各方麵的關節想清楚,談話中又要針對實際情況,靈活應變。這樣,才能利用因勢利導技巧說服別人,達到循循善誘的神奇效果。’

[識破厚黑點睛]

1.說服中學會因勢利導。

2.說服之前,先設法引起對方好奇心。

3.說服時不要急於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