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監督技能(1 / 3)

3.突擊監督檢查

突擊監督檢查是指監管部門根據有關線索或案件,在較短時間內,針對某一特定企業或某一特定行業的職業衛生問題進行的監督檢查,如對群眾投訴舉報及媒體反映的事件進行的查處。

(二)職業衛生監督員的權利

現場檢查是監督機關或監督人員了解用人單位執行《職業病防治法》等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等情況,並對違反職業衛生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理所必需,也是最常用的一種監督手段。職業衛生監督人員在進行職業衛生監督時享有下列權利:①進入被檢查單位和職業病危害現場,了解情況,調查取證;②查閱或者複製職業病防治工作有關的資料和采集樣品;③責令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的單位和個人停止違法行為。

(三)現場監督檢查的注意事項

現場監督檢查除必須在法定權限內,依照法定程序進行,證據確鑿、有效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準備工作要充分

掌握現場檢查的有關內容,通過查閱申報資料等熟悉被檢查人的有關情況;準備必要的現場檢查法律文書及快速檢測、取證工具和采樣工具。

2.態度要從容

對用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是法律賦予的權利,在我國領域內的用人單位不管性質如何,規模多大,效益多好,都必須遵守我國的法律法規,因而,監督人員要克服膽怯或盛氣淩人,從容麵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做到不卑不亢,注意文明用語和說話方式,避免與行政管理相對人發生言語上的衝突,特別是在初次接觸過程中,要耐心說明來意,在交流中應有虛心學習的態度,以盡快全麵的了解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在工作中堅持監督與業務技術指導服務相結合,爭取用人單位的信任,消除抵觸情緒。

3.調查方法要靈活多樣

根據現場情況可采取:一是聽,認真聽取用人單位負責人、管理人員有關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和職業衛生管理措施的介紹。二是問,向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有針對性地了解有關生產工藝、原輔料、產品、副產品和中間產物等情況;向勞動者了解職業病危害告知、培訓、健康監護、衛生管理製度要求等,核實用人單位的介紹,並了解勞動者的具體勞動過程、衛生防護措施以及健康狀況等。三是查,查閱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製度及其實施情況、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資料、勞動者職業衛生培訓與健康檢查記錄、職業病防護設施維護檢修記錄與個人防護用品發放記錄等。四是看,重點察看車間布局,生產工藝過程,衛生防護設施安裝及使用,應急用品設施配備,衛生輔助設施,職業病危害公告欄、警示標識設置,勞動者勞動過程、作業方式及個人防護情況,必要時對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采樣。

3.突擊監督檢查

突擊監督檢查是指監管部門根據有關線索或案件,在較短時間內,針對某一特定企業或某一特定行業的職業衛生問題進行的監督檢查,如對群眾投訴舉報及媒體反映的事件進行的查處。

(二)職業衛生監督員的權利

現場檢查是監督機關或監督人員了解用人單位執行《職業病防治法》等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等情況,並對違反職業衛生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理所必需,也是最常用的一種監督手段。職業衛生監督人員在進行職業衛生監督時享有下列權利:①進入被檢查單位和職業病危害現場,了解情況,調查取證;②查閱或者複製職業病防治工作有關的資料和采集樣品;③責令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的單位和個人停止違法行為。

(三)現場監督檢查的注意事項

現場監督檢查除必須在法定權限內,依照法定程序進行,證據確鑿、有效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準備工作要充分

掌握現場檢查的有關內容,通過查閱申報資料等熟悉被檢查人的有關情況;準備必要的現場檢查法律文書及快速檢測、取證工具和采樣工具。

2.態度要從容

對用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是法律賦予的權利,在我國領域內的用人單位不管性質如何,規模多大,效益多好,都必須遵守我國的法律法規,因而,監督人員要克服膽怯或盛氣淩人,從容麵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做到不卑不亢,注意文明用語和說話方式,避免與行政管理相對人發生言語上的衝突,特別是在初次接觸過程中,要耐心說明來意,在交流中應有虛心學習的態度,以盡快全麵的了解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在工作中堅持監督與業務技術指導服務相結合,爭取用人單位的信任,消除抵觸情緒。

3.調查方法要靈活多樣

根據現場情況可采取:一是聽,認真聽取用人單位負責人、管理人員有關用人單位基本情況和職業衛生管理措施的介紹。二是問,向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有針對性地了解有關生產工藝、原輔料、產品、副產品和中間產物等情況;向勞動者了解職業病危害告知、培訓、健康監護、衛生管理製度要求等,核實用人單位的介紹,並了解勞動者的具體勞動過程、衛生防護措施以及健康狀況等。三是查,查閱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製度及其實施情況、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資料、勞動者職業衛生培訓與健康檢查記錄、職業病防護設施維護檢修記錄與個人防護用品發放記錄等。四是看,重點察看車間布局,生產工藝過程,衛生防護設施安裝及使用,應急用品設施配備,衛生輔助設施,職業病危害公告欄、警示標識設置,勞動者勞動過程、作業方式及個人防護情況,必要時對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采樣。

4.檢查要抓住重點,有針對性

一是對經過前期預防相關程序的新建項目,應重點檢查職業衛生管理措施的落實情況,而對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老企業,應以工作場所勞動條件和采取的衛生防護設施等硬件為重點;二是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要重點檢查衛生安全操作規程、管理製度、個人防護、應急救援預案等的製定和實施情況;三是對接觸粉塵等危害,易導致慢性職業病危害的,應重點督促改善作業場所職業衛生條件、加強個人防護和加強職業健康監護。還應根據不同企業類型突出監督重點,如對職業病防治組織健全的大中型企業應著重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硬件設施的改善,而針對小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重點是督促樹立職業衛生防護意識和建立基本衛生防護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