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健康危險因素評價

健康危險因素評價(Health Risk Appraisal,HRA)是研究危險因素與慢性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之間的數量依存關係及其規律性的一種技術,又稱健康風險評估。

(一)發展曆史

1940年,Lewis bsp;Robbins醫生首次提出健康危險因素評價的概念。他從當時進行的大量子宮頸癌和心髒疾病的預防工作中總結了這樣一個觀點:醫生應該記錄病人的健康危險因素,用於指導疾病預防工作的有效開展。

1950年,Robbins擔任美國公共衛生部門在研究癌症控製方麵的領導者,他主持製定了Tables of 10-year Mortality Risk,並且在Temple大學的許多教學項目中,以健康危險因素評價作為醫學課程的教材及運用的模式。

20世紀60年代後期,隨著人壽保險精算方法在對病人個體死亡危險概率的量化估計中的大量應用,為量化健康危險因素評價創造了必要條件。

1970年,Robbihodist醫院的Jabsp;H. Hall醫生共同編寫了How to Practibsp;Prospective Medie一書,闡述了目前健康危險因素與未來健康結局之間的量化關係,並提供了完整的健康危險因素評價的工具包,包括問卷表、健康危險度計算以及反饋溝通的方法等。至此,健康危險因素評價進入大規模應用和快速發展時期。

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生物統計學家蓋勒(Geller H.)和健康保險學家格斯納(Gesner N.)根據各種危險因素與相應慢性病之間聯係的密切程度和作用強度,采用直接評分和多元回歸分析等方法,將危險因素轉換成危險分數,製成Geller-Gesner危險分數轉換表,至此健康危險因素評價方法趨於完善。

(二)評價目的

目前慢性病成為人類最主要死因,通過健康危險因素評價為慢性病防治提供預防措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其目的在於促進人們對健康危險因素的認識,激發個體選擇和保持有益的生活方式、促進個人行為改變;自覺避免和降低生活中危險因素的作用,從而減少疾病發生,提高健康水平,延長壽命。同時也有助於指導健康促進計劃,建立人群評價的資料庫。

(三)評價方法

1.收集資料

(1)收集當地年齡別、性別、疾病別發病率或死亡率資料:可通過死因登記報告、疾病監測或死亡回顧調查等獲得。

(2)收集個人危險因素資料:采用自填式問卷調查法,輔以一般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手段獲得。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上述四類健康危險因素,以及原有疾病史、婚姻生育史和家庭疾病史等。一般選擇與當地前10~15位死因有確定聯係的危險因素,並確定其指標(測量)值。

三、健康危險因素評價

健康危險因素評價(Health Risk Appraisal,HRA)是研究危險因素與慢性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之間的數量依存關係及其規律性的一種技術,又稱健康風險評估。

(一)發展曆史

1940年,Lewis bsp;Robbins醫生首次提出健康危險因素評價的概念。他從當時進行的大量子宮頸癌和心髒疾病的預防工作中總結了這樣一個觀點:醫生應該記錄病人的健康危險因素,用於指導疾病預防工作的有效開展。

1950年,Robbins擔任美國公共衛生部門在研究癌症控製方麵的領導者,他主持製定了Tables of 10-year Mortality Risk,並且在Temple大學的許多教學項目中,以健康危險因素評價作為醫學課程的教材及運用的模式。

20世紀60年代後期,隨著人壽保險精算方法在對病人個體死亡危險概率的量化估計中的大量應用,為量化健康危險因素評價創造了必要條件。

1970年,Robbihodist醫院的Jabsp;H. Hall醫生共同編寫了How to Practibsp;Prospective Medie一書,闡述了目前健康危險因素與未來健康結局之間的量化關係,並提供了完整的健康危險因素評價的工具包,包括問卷表、健康危險度計算以及反饋溝通的方法等。至此,健康危險因素評價進入大規模應用和快速發展時期。

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生物統計學家蓋勒(Geller H.)和健康保險學家格斯納(Gesner N.)根據各種危險因素與相應慢性病之間聯係的密切程度和作用強度,采用直接評分和多元回歸分析等方法,將危險因素轉換成危險分數,製成Geller-Gesner危險分數轉換表,至此健康危險因素評價方法趨於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