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晝倒是安靜的喝了一口茶,在旁邊咧嘴笑:“我的味道還不錯,四哥你別生氣,也讓她泡黃山毛峰給你吧。”

“我要六安瓜片。”悶悶的看了一眼弘晝,元壽似乎有些頹喪的模樣。①思①兔①網①文①檔①共①享①與①在①線①閱①讀①

心裏一酸,對他欠了欠身:“四阿哥息怒,奴婢這就去泡。”六安瓜片是我最喜歡的茶,從前他要我陪著一起喝茶時,我就給自己泡一壺六安瓜片把小小的元壽摟在懷裏說笑聊天。那年一夏,他陪著康熙在暢春園,還寫信給我說很想念額娘泡的碧螺春。

雖然我離開了,可是景陽宮的熹妃還是存在的,隻是宮裏傳言熹妃病重,常年臥床不見外人,甚至於祭祀這樣的大典都不出現。聊聊見過熹妃的宮女太監們暗地裏都說,熹妃已經病得形容枯槁,失去了原來的容貌,皇上已經連續幾年不進景陽宮了。

到底在景陽宮裏的女人是誰,我也無心去打聽,終究隻是個替身而已,當作擺設。

茶剛剛端了出來,師傅就到了,一起過來的還有三阿哥弘時和幾個陪讀的少年。弘時比他們兩個的年紀都要大上許多,儼然是個英俊的青年,眉眼裏的陰柔隱約透著李氏的氣質。

師傅講課,太監們都出去了,隻留我和玉蘭遠遠的站在角落裏,有事那位爺要喝水或者洗手,又或者師傅有作業要查看,都由我們呈遞。胤禛不像康熙,他自小就對師傅很尊重,所以對皇子們也如此要求,師傅在教學的時候對皇子是不用行禮的,這裏隻有師徒沒有臣下。

皇子們念書的時候都很用心,即便是大齡青年弘時也是心無旁騖,倒是弘晝有時候會走神,回頭對我們擠眉弄眼的,這讓我想起他小時候的窘事,對剛剛元壽那句“你說是因為什麼”而有所理解。想來是因為他總是招惹的緣故,那兩個宮女才被調離,而派了我和玉蘭兩個麵容稚嫩的小丫頭過來。

幸好元壽懂事不像他那樣頑皮,歸根結底還是我的教育得當,心裏想著,不由多看了他們幾眼。

當差上書房

“你叫什麼來找?再去給爺泡杯茶。”上完漢文課,弘晝就懶洋洋的跑過來指揮我,還沒有等我回答名字,又轉身走開扯著元壽的衣角悄聲問道:“聽說禧兒昨兒晚上不舒服,好點了嗎?”

原本要挪腳步的我驟然停了下來,支著耳朵聽元壽的回答。

不過弘晝那個臭小子眼尖,發現我站到他們旁邊,斜睇一眼擺起皇子的威風:“叫你去泡茶呢?愣在這兒幹什麼呢?”

元壽也扭頭看了我一眼,清冷的眼神像及了胤禛,我一激動,忍不住問道:“禧格格還好嗎?”

“還好。”元壽輕輕的吐出兩個字,弄得我焦心不已,可是弘晝又開始朝我瞪眼睛,隻要扭頭跑開了。禧兒是他親妹妹,既然說還好那我就隻有相信還好了。

雖然隻有弘晝讓我泡茶,我卻不能隻泡他的茶。這麼多阿哥公子還有師傅,前前後後跑了好幾趟才給伺候好了。

玉蘭在旁邊整理書卷,偶爾有公子阿哥問話,她抬眸微笑,輕言細語。她和我一樣大,但卻比我看上去成熟許多,不禁想哭,都因為劉宛兒有一張尖巧的娃娃臉,弄得所有人看我的眼神裏有個不屑一顧的神情。

從弘時旁邊過去的時候,他瞄都沒瞄我。但我卻注意到他的衣服比兩外兩位阿哥都要華麗,袖口裏露出裏麵單袍的金絲繡花來,李氏寵這個兒子是沒錯,可是太過了卻會給他惹來殺身之禍。可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