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日本統治者處於何種心態,總之,這次文字的挑釁弄得隋朝皇帝很不高興。當然,一貫被捧慣了的當朝天子,被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鄰國天子如此稱之,換了誰也不見得能泰然處之。隋煬帝發了脾氣,不過,中國是有氣度的民族,對日本人慷慨慣了的中國人,依舊是一副高姿態——照樣派遣使者回訪日本,而且還派送了大量禮品和文化用品。
也許是前麵國書的投石問路沒有什麼動靜,在 聖 德 太 子書寫的第二封國書中,日本人更是毫不客氣地把中國皇帝降了格,這封國書辟頭寫道:東天皇敬白西皇帝。如果說前一封的國書日本人還半遮半掩地,那此時的日本國王,已經毫不謙遜地以天皇自居了,但已經在第一封國書中被占了便宜的隋朝皇帝還是沒有提高警惕,被降了格的隋朝皇帝照樣寬宏大量地接受了國書,還欣然答應培養從日本來的8位留學生。而這些留學生,在後來日本本國的大化改新中發揮了核心的作用。
公元645年,日本國正式開始效仿中國隋唐體製,進行了大刀闊斧地革新,而那次革新的指導思想就是學習中國唐朝先進的政治和軍事製度,進而加強中央集權,提升日本的國力,曆史上將那次變革稱為“大化革新”。
大 化 革 新 的 直接目的當然是為了增強國力,從而達到維護天皇權威的目的。但利用大化革新的機會,日本也加快了其軍事擴張的腳步,而挑戰朝鮮乃至中國,也是他們另一層實際的考慮。在大化革新剛剛取得成效的公元663年,日本人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試驗一下自己革新的成就。於是,日本向自己的恩人朝鮮和恩師中國舉起了倭刀。事實上,日本壓根就不是一個感恩的民族,地理位置的劣勢使他們有擴充板塊的野心,而地理位置的優勢又為他們的野心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在公元663年,即中國唐朝高宗時代的龍朔三年,日本天智天皇派遣了23000名官兵攻打新羅,意欲趁朝鮮半島混戰的機會攻入朝鮮,威脅唐朝的藩屬國新羅。同年8月,日本軍與唐朝和新羅的聯軍在朝鮮的白村江交戰,遭到慘敗。
可以說,白村江之戰,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大規模的抗日鬥爭,從此也奠定了接近1000年的東亞政治格局,於中國和日本乃至整個東亞,都具有深遠的曆史影響和借鑒意義。
在白村江,日本人上演了一幕對自己的恩人恩將仇報的醜劇,這裏的因果緣由也是頗值得玩味,這些還得從當時整個朝鮮半島的政治格局談起。
公元594年,朝鮮半島的高句麗、百濟、新羅開始向隋朝朝貢,14年後,也就是公元608年,日本也開始向隋朝派遣使節。當中國進入唐朝年間,中國開始與高句麗、百濟、新羅建立冊封關係。
7世紀中葉,朝鮮半島矛盾尖銳,紛爭升級。655年,高句麗與百濟更是聯手進攻新羅,無奈之下,新羅向唐朝求援。660年,唐高宗派大將率水陸聯軍13萬前往救援,大敗百濟,俘獲其國王。瀕臨滅亡的百濟遺臣鬼室福信向當時的大和朝廷求救,並要求送還在日本作人質的豐璋王子。
當時處於大化革新後的日本,正由農奴製向封建製轉化。那段時期其實就是日本國內新舊勢力之間的利益博弈,而 這 場 博 弈也 使 得 日本國內處於矛盾激化和社會動蕩之中。為 了 轉 移 國 內 守舊 勢 力 的 鋒 芒 和 人民群眾的不滿,同時也為了擴大其在朝鮮半島的影響,日本人答應了百濟的要求,遂出兵朝鮮半島。這樣以來,原本朝鮮半島的糾紛進而擴大為東亞地區的國際爭端。
白村江之戰日本的慘敗,一方麵教訓了日本人,使他們意識到,任何時候都隻有實力才是爭取國際利益的標準。日本憑其弱小之力想與當時國力鼎盛的中國一較高低,無異於以卵擊石,不自量力;另一方麵,戰後唐朝對侵朝的日本既往不咎的寬宏之舉,又從另一側麵刺激了日本人,使日本人意識到有機可乘。這樣,恩將仇報的種子更是深植土中,早晚要破土而出,以德報怨。長久以來,日本就是一個不甘人後的民族。在日本人看來,要證 明 自 己 的 強者地位,隻有征服;要使世人承認日本人的神國地位,從而滿足他們民族的征服欲和體現他們的強勢,唯一的選擇就是擊敗被其他人認可的強者。顯然,中國無疑就是一個很好的假想敵,雖然一直以來,長期在世界上處於最強者位置的中國,給日本發展予以了莫大的幫助,而唐朝的中國人,更可稱之為是日本人的師傅。但日本人卻毫不領情,他們學習強者的目的就是向昔日的強者挑戰,甚至試圖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