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戰前,一個妄圖稱霸亞洲的日本(3)(3 / 3)

日軍攻入旅順之後,獸性大發,對當地居民進行了持續數日之久的大屠殺,中國2萬無辜百姓慘遭殺害。根據當年11月28日的《紐約與世界》報道說:“旅順的日軍從攻陷旅順的第三天開始,連續4天殺害了約6萬名非戰鬥人員,其中有一部分是婦女和兒童,在整個旅順免遭殺戮的外國人不過僅36人。”

對 於 日本軍隊的如此暴行,當時的《世界》雜誌譴責說:“日本是披著文明的皮,而帶有野蠻筋骨的野獸。如今日本已經摘下了文明的假麵具,暴露出了野蠻的真麵目。”1895年1月,日本軍隊組成了山東作戰軍,開始向山東半島侵略,由海陸兩路同時夾攻威海衛。2月11日,丁汝昌自殺殉國。17日,日本艦隊占領了威海衛,海港內北洋艦隊剩餘的幾艘大小艦隻全部落入日軍手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而中日甲午戰爭便也以這樣的結局落下帷幕。

戰後,清政府派遣了李鴻章作為全權議和大臣,前往日本的馬關,和日本方麵的全權代表伊藤博文、陸奧宗光等人,在4月17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條約中規定:中國承認朝鮮“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中國將澎湖列島及附屬島嶼、台灣全島以及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中國向日本賠款白銀2億兩;日本臣民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經營,進口貨物隻交進口稅;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等處為通商口岸,日本商船可沿內河進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裝貨。日本割占了中國的遼東半島,俄國、德國、法國等國家因為在華利益問題插手幹涉,要求日本歸還中國的遼東半島。11月8日,清政府在3個國家以及日本的脅迫下,和日本簽訂了《遼南條約》,用白銀3000萬兩向日本“贖回”了遼東半島,而台灣和澎湖列島則因此淪陷在日本殖民的魔爪之下,一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才重新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中日甲午戰爭成了中國和日本兩國強弱轉變的一個標誌。而 甲午戰爭的失敗和《 馬關 條 約 》的 簽訂,對中國的社會發展進程,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巨額賠款不僅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還使中國社會的進步受到了巨大的滯礙。

而西方的列強在這次的戰爭中,也看出了中國的軟弱和清政府的無能、腐朽,這進一步刺激了他們侵略中國的欲望,也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 華 民族麵臨著空前的生存危機。

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發了一筆戰爭橫財。戰後的3年裏,日本以賠款、贖遼費和威海衛駐軍費等名義,從清政府實收到中國庫平銀23150萬兩,合34725萬日元。而1896年至1898年的3年裏,日本的全國稅收總計僅僅有26890萬日元。日本就是依靠這筆巨額的賠款收入,在1897年確立了金本位製,打下了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礎。

還有一部分被轉入臨時的軍費特別支出,用於擴充陸海軍等軍事費用,以及擴大軍備基礎產業。日本就這樣把戰爭中從中國掠奪的巨額款項投入到了軍備之中,為 下 一 次對 外 侵略戰爭做準備。

中國經過這次戰役之後,變得更加貧窮落後。當時清政府的每年收入大約是8000萬兩銀,中國為了支付給日本的巨額賠款,隻好大舉向列強借款。1895年7月,清政府向俄國法國借款4億法郎,大約合白銀9900萬兩。1896年3月,從英國、德國借款1600萬英鎊,約合白銀9700萬兩。1898年3月,向英國、德國借款1600萬英鎊,約合白銀11200萬兩。巨額的外債不僅使中國陷入了國際金融資本的嚴密束縛之中,而且借款附帶的苛刻條件,更使國家的權益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中國在甲午戰爭之後,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弱國,中國和日本兩國的強弱之勢從此發生了逆轉。依靠侵略中國變強大的日本,麵對中國越來越貧窮的事實,在侵略的道路上也就越走越遠,行為也更加肆無忌憚、有恃無恐,而使用的手段也更加明目張膽,終於準備發動全麵的侵華戰爭。

就在中國和日本同時麵對西方列強侵略的時候,日本社會不論是思想界、教育界、政治界還是企業界,都深刻地意識到了國家麵臨的危機,而 且 能 夠 積 極 主 動 地 尋 找 辦 法 ,最 終 走 上 了 “ 脫 亞 入 歐 ”的道路。日本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政治製度,加大力度發展現代化的工業,整頓軍備,及時給國民傳播富國強兵的觀念和知識。可以說日本在追求富強的道路上,幾乎是全國一起努力,最後終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是,無能的清政府統治者們,卻沉迷於中華帝國的美夢之中,閉目塞聽,固守著中國傳統的封建專製主義不肯改變,對 於當時國內出現的維新變法、追求救國之道的新勢力,不僅設置了各種障礙,甚至進行嚴酷鎮壓。而在引進西方先進科學技術方麵,也隻是作為維護自身封建統治的一種工具,並不真正是為了尋求國家富強道路。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最終也以破產告終。中國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建起的北洋海軍艦隊,在 甲午戰爭之中全部覆沒,維新變法運動也宣告失敗。這些都和當時中國社會處於嚴重分裂,階級矛盾尖銳,國 家 岌岌可危,存在著非常重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