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地區的政治、軍事紛爭中,日本力爭發揮主導作用,極力標榜自己是亞洲的一員,和以往撇清與亞洲關係的態度大相徑庭。在充當亞洲“管家婆”的同時,還宣稱自己是在幫助美國分擔一部分義務,在做國際貢獻。尤其在90年代初的柬埔寨和平問題上,日本表現得特別積極,不但帶頭召集國際會議,還派出維和部隊奔赴柬埔寨,這是日本第一次顯示出其獨立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日本利用其經濟優勢與亞洲國家進行貿易往來,用投資、援助等經濟手段在亞洲國家培養親日派。90年代初期,日本是亞洲地區重要的貿易夥伴與資本供應者,同時也是亞洲各政府開發援助的最大供應者。日本這樣做的目的,已 經 不再是單純地服務於日本在當地的貿易投資,而是帶有很強的政治目的,從援華問題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一點。日本在中國軍事開支增長問題上大做文章,並刻意強調所謂的“中國軍事威脅”, 無 非害 怕 中國這個巨人有天會站在他的肩膀上。在日本援助外交的努力下,有 些 亞洲國家的領導人逐漸轉變了對日本的態度,不 但 把 日本工業化發展模式運用到本國發展中來,還稱日本為亞洲的領導者。有人聲稱日本應該徹底結束“道歉外交”,日本已經無需道歉。曾經和美國站在同一戰線上的國家,也明裏暗裏投向了日本的懷抱,日本已經開始和美國爭“天下”。
日本在亞洲國家逐漸受青睞,使日本更加堅定了成為亞洲在國際事務中代言人的信心。例如在十分敏感的人權問題上,日本表現出和歐美國家全然不同的觀點,在貿易談判、國際援助等其他國際事務上,日本也越來越多地與亞洲國家站在一起,日本試圖把自己變成亞洲共同利益的維護者,亞洲在世界政治講壇上的代言人。不過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雖然日本很多方麵都表現出脫離歐美,回歸亞洲,但這並不是說日本要摒棄一直奉行的“脫亞入歐”的國策,隻不過是改變了以前一邊倒的外交策略,把與亞洲的關係重新定位了。事實上,日美關係一直是日本國際外交的基石,這一點我們從日本曆屆首相上台時的宣言就可以看出。這就注定了在處理與亞洲關係時,日本不能離美國走得太遠。同時,大家也可以看到,一直以來日本右翼團體的一些舉動也頗讓人質疑日本想要“回歸”的真正意圖。
在與亞洲國家交往過程中,中日關係成為其核心與焦點。日本的在華利益、中國是亞洲唯一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國際地位,這些無時無刻不刺激著日本的神經。發展與東盟的關係成為日本進入東亞的跳板。東盟作為亞太地區獨立的政治力量已經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嶄露頭角,軍事、經濟實力的迅速增長,其倡導的“東盟地區論壇”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個區域性安全對話機構。日本為了確保在該地區的政治與經濟利益,一 直 與其 保 持 著 密 切 的 關 係 。東 盟 成 員 ,尤 其 是 泰 國、馬來西亞、印尼都是日本對亞洲政府開發援助的最大援助對象國。
盡管日本近年來積極熱情地為重回亞洲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要建立以日本為主導的亞洲經濟、政治圈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亞洲其他國家的迅速崛起,尤其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日益加快,國 際 地 位 逐漸提高,韓國與印度在亞洲舞台上也逐漸發揮重要的作用,使日本的新亞洲政策很難在中短期取得成效。
經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國家,很難忘記日本對他們的侵略,那 些 曾 經 受 日本侵略迫害的亞洲人民更是不能原諒日本所犯下的罪行。雖然很多亞洲國家接受日本的經濟援助,並樂於與日本進行貿易往來,但是日本提出的“東亞經濟圈”, 很 容 易 讓 人 聯想 到“ 大 東 亞 共 榮 圈 ”這 一 臭 名 昭 著 的 計 劃 ,所以大多數亞洲國家並不希望做經濟交往範圍之外的其他交往,尤其是以經濟援助為幌子所滲透的政治因素。亞洲國家的這一立場,可以從亞洲國家對日本爭取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時的態度上看出。日本為能夠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已經奮鬥了多年,但是至今願望仍舊沒有達成。就1994年的聯合國大會為例,當時日本要求成為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但是亞洲的各國首腦和外長中,表示支持日本的隻有蒙古一個國家,東南亞國家都不給予支持。在日本急於成為亞洲的國際事務代言人,成為亞洲主導的同時,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也不容小看。
據統計,早在1993年,日本對亞洲的貿易額就已經超過了對美國與歐洲的貿易額,對亞洲的貿易順差也超過了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日本把經濟投資的重點放在了亞洲,試圖建立起一個以日本為中心的“東亞經濟圈”來抗衡美國所倡導的亞太區域合作。但是就其總體經濟實力而言,日本與美國的差距還很大。美國曾多次表示,亞太地區和美國的命運息息相關,一定會加強與該地區的密切合作。為此,美國國務卿還在日本發表的講話中說,美國對亞洲的安全與穩定也是十分關注的,參與亞洲事務的決心也是不可動搖的。由此看來,日本想近期內成為亞洲盟主的希望是十分渺茫的。中國也是維護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重要力量,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一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屈從任何大國,也不侵略或幹涉其他小國。即使在中國麵臨巨大困難的六七十年代,中國也沒有屈從蘇聯或美國,仍然堅定不移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各項事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就有了更堅固的保障。在中國日漸強大的情況下,任何試圖主導或控製亞洲的政策都不可能實現。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日本要建立“東亞經濟圈”的計劃,也根本不符合亞洲各個國家的現實情況。和西方國家不同,亞洲的曆史、文化、社會製度上存在很大不同,經濟發展水平更是參差不齊。即使是在經濟水平相對較高的東亞地區,其區域內貿易所占比例還是比較低的,對 歐 美等國外市場的依賴性很大。要 建立像歐美那樣的統一市場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亞洲各國的領導人似乎更加傾向於建立一個鬆散的、多樣的、具有很強開放性的區域經濟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