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這30多年裏,兩國之間由於政治製度、經濟發展水平、曆史文化背景的差異以及國際因素等等原因,而發生了爭吵、摩擦,甚至有幾屆日本內閣大臣使中日關係發出了不和諧的音符,幹擾了中日兩國關係發展的大方向。可是總的來說,中日關係還是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和《中日關於建立致力於和平與發展的友好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宣言》的基礎上得到發展的,方向還是正確的。
這30多年的中日關係,從近代中國的曆史發展上來看,從近代以來中日關係的曆史進程上看,都是最好的一個時期。要珍惜這段曆史記憶,要促使它向著更好的方向前進。因此,一味對中日關係的現狀評價過低,是不能反映它的實際狀況的,而且還會對中日關係的發展、未來的狀況,造成不正確的判斷。
處理國際關係問題有一個指導原則,就是戰略集中原則,可是這個原則並不是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適用的,它需要適當的國際環境作為基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反法西斯戰線成立時,恰好是戰略集中原則實施的好時機。其時,德國1939年在歐洲挑起戰爭時,在這之前的兩年,日本就已經發動了全麵的侵略中國的戰爭,隻是由於大國利益的不同,綏靖政策長期推行。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使美國、英國的利益和安全受到直接威脅時,才有了反法西斯戰線的成立,美國、英國、前蘇聯、中國等政治製度不同、意識形態相左的諸多大國,才在反對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利益、願望下,實施了對德、意、日的戰略集中原則。就在戰略利益一致的前提下,才有了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波茨坦會議、雅爾塔會議,並最終形成了關於戰爭結局和戰後安排的雅爾塔體係。
另外還有一個關於戰略集中原則運用的例子,就是20世紀70年代的中美和解、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由於國際共產主義的主張以及意識形態的分歧,蘇共和中共的關係引起了前蘇聯和中國兩國關係的緊張。在 緊 鄰 中國北部的邊疆,前蘇聯部署了百萬的大軍,而前蘇聯又是世界兩大超級大國之一,它具備著強大的軍事實力,而且也正準備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似的核打擊”。當時前蘇聯還控製著中國以西的阿富汗和印度,中國正承受著極大的安全危機。同時,中國還麵臨著東南以美國為首的半月形包圍圈,這個包圍圈包括了韓國、日本、中國台灣、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美國在南邊還發動了侵略越南的戰爭,它的矛頭指向也是中國。在這樣的環境中,中國要想尋求國家安全和主權獨立,就必須改變“一邊倒”的外交方向,尋求周邊關係和國際關係的出路。
雖然在這30多年裏,兩國之間由於政治製度、經濟發展水平、曆史文化背景的差異以及國際因素等等原因,而發生了爭吵、摩擦,甚至有幾屆日本內閣大臣使中日關係發出了不和諧的音符,幹擾了中日兩國關係發展的大方向。可是總的來說,中日關係還是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和《中日關於建立致力於和平與發展的友好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宣言》的基礎上得到發展的,方向還是正確的。
這30多年的中日關係,從近代中國的曆史發展上來看,從近代以來中日關係的曆史進程上看,都是最好的一個時期。要珍惜這段曆史記憶,要促使它向著更好的方向前進。因此,一味對中日關係的現狀評價過低,是不能反映它的實際狀況的,而且還會對中日關係的發展、未來的狀況,造成不正確的判斷。
處理國際關係問題有一個指導原則,就是戰略集中原則,可是這個原則並不是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適用的,它需要適當的國際環境作為基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反法西斯戰線成立時,恰好是戰略集中原則實施的好時機。其時,德國1939年在歐洲挑起戰爭時,在這之前的兩年,日本就已經發動了全麵的侵略中國的戰爭,隻是由於大國利益的不同,綏靖政策長期推行。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使美國、英國的利益和安全受到直接威脅時,才有了反法西斯戰線的成立,美國、英國、前蘇聯、中國等政治製度不同、意識形態相左的諸多大國,才在反對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利益、願望下,實施了對德、意、日的戰略集中原則。就在戰略利益一致的前提下,才有了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波茨坦會議、雅爾塔會議,並最終形成了關於戰爭結局和戰後安排的雅爾塔體係。
另外還有一個關於戰略集中原則運用的例子,就是20世紀70年代的中美和解、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由於國際共產主義的主張以及意識形態的分歧,蘇共和中共的關係引起了前蘇聯和中國兩國關係的緊張。在 緊 鄰 中國北部的邊疆,前蘇聯部署了百萬的大軍,而前蘇聯又是世界兩大超級大國之一,它具備著強大的軍事實力,而且也正準備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似的核打擊”。當時前蘇聯還控製著中國以西的阿富汗和印度,中國正承受著極大的安全危機。同時,中國還麵臨著東南以美國為首的半月形包圍圈,這個包圍圈包括了韓國、日本、中國台灣、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美國在南邊還發動了侵略越南的戰爭,它的矛頭指向也是中國。在這樣的環境中,中國要想尋求國家安全和主權獨立,就必須改變“一邊倒”的外交方向,尋求周邊關係和國際關係的出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就 形成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並立,爭奪世界霸權的冷戰大格局。最初,這個格局的存在原因是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相對立而成的,後來演變成了美蘇爭奪世界霸權的局麵。美蘇爭奪世界霸權時的矛盾,在 當時的國際關係中屬於主要矛盾,是無法和解的。假如中國繼續站在前蘇聯這邊,自然可以增強前蘇聯的勢力,和美國進行對抗,可是,使中蘇站在一起的前提早就已經沒有了。而中國如果改善和美國的關係,那就可以減弱東南半月形包圍圈的壓力,突破了壓力就會形成新的外交局麵。同時,美國也明白,如果改善和中國的關係,對蘇爭霸就會減輕壓力。客觀上講,中國和美國在當時考慮的是同一個問題。中國方麵覺得,中蘇矛盾和中美矛盾相比,中蘇矛盾要更加突出。美國方麵認為,美蘇矛盾和美中矛盾相比,美蘇矛盾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