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誘推銷
——[美國]布赫瓦爾德
在發達的當今社會,要想找一個出色的專業技術人才並不難,但要找一個優秀的售貨員可就要費些心思了,因為許多大學生隻對顧客的購物心理比較感興趣,而對賣出一件物品並不關心,再者他們的性情也太直率,以至於無法賣出貨品。
我的一個在喬治敦開服裝商店的朋友對我談了這樣一件事,我覺得很有意思,便記錄下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讀,作為消遣。
事情是這樣的:
不久前,我的這位朋友雇傭了布蘭普頓小姐作為售貨員,她是一個主修心理學的大學生。第一天,有個女士來到商店,布蘭普頓小姐問她想要什麼。
“我想要一件秋天穿的套裝。”女士說。
“那麼,你打算用多少錢來買這套衣服呢?”布蘭普頓小姐問。
“價錢無所謂。”女士答道。
“那好。我向你提出一個問題:你要這種套裝是因為需要,還是因為你剛剛與丈夫幹了一仗,想買一件昂貴的東西對你丈夫進行報複?”
“無可奉告。”女士說。
“也許你懷疑他有什麼不忠的行為,所以你認為買一件套裝是你能報複他的唯一方式?”
“不,不是這樣的……”顧客說。
“生氣花錢是一種很可悲的敵意行為。我勸你好好想幾天,努力消除你們的隔閡。我認為買一套新服裝並不能挽救你們的婚姻。”
“哦,我不買了,可以嗎?”顧客冷冰冰地說,然後轉身離開了商店。
“現在她生我的氣,”布蘭普頓小姐對我的朋友說,“但是一周後她就會感激我對她的勸告。”
我的朋友認為她的話有一定道理,也就沒說什麼。那天下午又來了一個顧客,布蘭普頓小姐迎上去問她想要什麼樣的衣服。
這位女士說:“我要一件令看到它的人都為之驚歎的服裝。我要去肯尼迪中心,因此我想穿一件能使人人為之傾倒的衣服。”
布蘭普頓小姐說:“這邊有很漂亮的晚禮服,是為沒有安全感的人準備的。”
“沒有安全感的人!”
“哦,是的,難道你不知道服裝是女人補償不安全感的主要方式之一嗎?”
“可我並不缺乏安全感。”女士生氣地說。
“那麼你為什麼要在那樣熱鬧繁華的地方穿這種衣服呢?你為什麼不能用自我承認來代替你的穿著呢?你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而且你有著內在的美,但你卻舍本逐末,如果你選擇了這樣的衣服,那你就永遠不會知道是你本人還是衣服使人們駐足了。”
到這時,我的朋友決定進去。
“布蘭普頓小姐,如果這位女士要一件晚禮服,你可以把我們的晚禮服介紹給她看。”
“不,”顧客說,“她說得很有道理,細想一下,花五百美元買幾句真正不在乎我穿什麼的人們的恭維話,是毫無意義的。感謝你的指點,年輕的小姐。這倒是真的,近幾年來我一直有一種不安全感,我沒有想到是這個原因。真的謝謝你,小姐。”
令我朋友更生氣的事情一小時後發生了。有一個男女合校的女學生來買一件超短緊身褲。布蘭普頓小姐給她講了三十分鍾有關婦女解放的知識,然後說:“一旦你買了超短緊身褲,你所做的一切都變成了勾引與誘惑。”
當天晚上,我的朋友便“炒”了布蘭普頓的“魷魚”。第二天,服裝店門口貼出一張廣告:招聘助手——但不包括主修心理學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