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造物造人:以人為本企業之源(3 / 3)

鬆下公司允許每一個人在遵循基本方針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使每一個人都能展現各自的才能。同時,也要求上司能讓部下自由行事,活用每一個人的才能至其極限。鬆下幸之助主張:培養不墨守成規而又經常具備新觀念的人,是公司立於不敗之地,永葆青春的關鍵所在。

(3)熱愛公司與公司融為一體的人。

在歐美人那裏,當人們問及從事什麼工作時,他們的回答總是先說職業,後說公司;日本人則與此相反,先說公司,後說職業。鬆下幸之助要求自己的員工保持日本人的這種觀念,要有公司意識,和公司甘苦與共。

(4)不自私而能為團體著想的人。

培養人才,固然是從提高每個人的能力開始的,但是如果僅僅這樣是不夠的。鬆下公司不僅培養個人的實力,而且要求把這種實力充分地運用到團隊上,形成合力。這樣,才能帶來蓬勃的朝氣和良好的效果。

(5)能做正確價值判斷的人。

所謂價值判斷,是包括多方麵的。大而言之,有對人類的看法,對人生的看法,小到對公司經營理念的看法,對日常工作的看法。鬆下幸之助斷言:一個公司如果不能培養在各方麵都有正確的價值判斷的人,那麼所有的員工不過是烏合之眾,對公司一點用都沒有。

(6)有自主經營能力的人。

鬆下電器公司的事業部,實際上近似獨立公司。事業部的經營活動,完全由事業部自己決定,這就要求事業部的員工,特別是部長必須具備自主經營的能力。鬆下幸之助認為,一個員工隻是照上麵交代的去做事,以換取一月的薪水,是不行的。每一個人都必須以預備成為社長的心態去做事。

(7)隨時隨地都有熱忱的人。

所謂熱忱,就是對事業具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拚死追求的決心。鬆下幸之助認為,人的熱忱是成就一切的前提,事情的成功與否,往往是由做這件事情的決心和熱忱的強弱程度決定的。碰到問題,如果擁有非做成功不可的決心和熱忱,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8)能得體支使上司的人。

所謂支使上司,也就是提出自己對所負責工作的建議,並促使上司同意;或者對上司的指令等提出自己的看法,促使上司修正。鬆下幸之助說:如果公司裏連一個這樣支使社長做事的人也沒有,公司的發展就成問題;如果有10個能真正支使社長的人,那麼公司就有光明的發展前途。

(9)有責任意識的人。

一個公司自上而下的每一個人,若能對自己承擔的任務敢負100%的責任,這樣的公司無論如何最終都會走向興旺發達。反之,如果人人都推卸責任或強調客觀原因,公司就會毫無希望。

(10)有氣概擔當公司重任的人。

對鬆下幸之助來說,有氣概擔當公司重任的人是公司重要的人才,這樣的人才必須具備能始終貫徹商業道德和自主獨立精神,有克服困難的心態和實際能力,察知人情微妙處,具有國際性視野,以及具有自己的個性和風格。

有人說,鬆下電器能屹立於世界企業之巔達半世紀之久,之所以被企業管理高度發達的美國企業界讚為“第一流”,就在於它的在職訓練。姑且不說這種評價是否合適,單就鬆下電器職業訓練而言,確實有它的過人之處,有它的實際效用。下麵,是鬆下電器在職訓練計劃的核心內容。

在職訓練的5個目標是:

第一,把完成業務目標的重點具體化,誘導每一個員工的日常行為不斷進步;

第二,把員工培養成為“內省思考的人”;

第三,讓員工自主製定目標,促進自我啟發的意念;

第四,員工的培養必須是長期性的;

第五,向公司總目標的完成邁進,確立強有力的綜合機製。

在職訓練的6個主要條件。

第一,不怕權限的委讓,即盡可能放權;

第二,讓員工參與計劃;

第三,不是訓練,而是溝通;

第四,互相信賴的風氣;

第五,真正的團體不僅是和諧的集團,即團體中的員工除和睦以外,還必須充滿活力,積極進取;

第六,以現實的尺度決定訓練基準。

在職訓練一般分計劃、實施、檢查3個階段。

第一,計劃的擬訂階段。擬訂計劃時,要讓員工樹立起積極的工作以獲得成長的信念;要讓員工了解自己用功的重點;給員工提供發揮全部能力,完成工作的機會和環境。為了擬訂正確的訓練要點,必須注意以下的問題。

(1)為了確實掌握員工擔任的工作,要把工作一件一件地列出來。

(3)將要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標準知識和技能,一一具體地寫出來。即指導標準的設定。

(3)引出需要。即針對第二項,將員工現在的工作情形、工作成果、完成程度,一一加以檢查;同時假定他從事高一層次的工作還欠缺什麼,並指出需要指導的地方。

(4)對前述的需要項目,指出哪些在職訓練即可,哪些需要在外研討。

(5)準備個別談話,即了解員工的意向,並鼓勵他們提出改善工作的方案或疑問。

(6)個別談話。確立員工的業務目標,及自我開發計劃和在職訓練計劃。

(7)一定要適合員工的能力標準。具體說,對進入公司2至3年、不能獨立完成工作的,要設法找出他的專長,擬訂從輔助工作到獨立工作的計劃;對5至6年、能獨當一麵的中堅分子,著重指導他如何完成業務目標;對於候補主管或工作老手,除了讓他們完成現有工作外,還要讓他們接受更高一級工作的知識和技能,擴大職權範圍,接觸更廣泛的業務麵。

第二,實施方法。因為在職訓練的核心是“日常管理就是訓練”,所以實施均以此為基準。具體的指導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