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基督教史家和教父們對保羅在雅典的成功布道津津樂道,但是如果我們比較《聖經》對保羅在其他地方傳教勝利的記載,就不難發現,不論從記錄者投入的筆墨還是所體現出的熱情而言,保羅在雅典的勝利都相形見絀。保羅傳教之後的一些基督教集會被記載,但是目前我們在雅典沒有發現屬於公元1世紀到3世紀的基督教遺跡。
公元267年,蠻族西路裏人(the Heruli)的入侵阻斷了雅典的相對繁榮,正常的城市生活被打破一個多世紀。就拜占廷帝國整體範圍而言,到4世紀中後期,基督教已經成為主導,這集中體現在皇帝的立法中。就目前的考古發現而言,雅典最早的基督教遺跡屬於3世紀末期。因此,本書對雅典基督教化的討論從公元267年西路裏人對雅典的入侵開始。
本書把雅典的基督教化分為三個階段進行論述:基督教在雅典的興起階段(公元267-395年),基督教在雅典的發展階段(公元396-475年)和基督教在雅典的確立階段(公元476-582年)。
在我們討論的每一階段伊始,雅典均遭到蠻族入侵。蠻族入侵破壞了呈現多神教麵貌特征的雅典城市,但同時給城內建築的世俗化和基督教化創造了機會。雅典在晚期古代遭受了四次蠻族入侵,它們是公元276年的西路裏人入侵、公元396年阿拉裏克(Alaric)率領的哥特人入侵、公元476年的汪達爾人(the Vandals)入侵和公元582年的斯拉夫人(the Slavs)入侵。古代建立的神廟在每一次入侵中都是蠻族搶掠和破壞的對象,幾乎沒有哪座神廟在被破壞後能夠修複為其原來的模樣,一些神廟經不住頻繁的攻擊而倒塌,而那些得以留存的神廟大都外部遍體鱗傷,內部被搶奪殆盡。然而,雅典人從未放棄他們的城市。每一次蠻族入侵過後,雅典人都會修建或者修補城市的防禦工事,修複某些被破壞的建築,而那些遭受嚴重破壞和沒有使用需求的建築被用作采石場或者逐漸荒蕪。雅典人也會修建一些新的房屋用於居住,但是再也沒有建立大規模神廟的建築行為,城市麵貌難以再現古代的輝煌。那些幸存的神廟或者世俗化或者最終轉變為基督教教堂。許多世俗建築被加以基督教性質的符號和裝飾,而且新修的基督教教堂陸續在雅典出現。
拜占廷帝國皇帝嚴厲鎮壓多神教和堅決支持基督教,是雅典基督教化的主要強製力。雅典在古代是多神教的中心之一,多神教長期深入雅典人心,雅典人對多神教的崇拜儀式一絲不苟。多神崇拜與基督教教義有根本衝突,所以拜占廷帝國皇帝發布一係列反對多神教的法令。最早反對多神教的法令是公元321年君士坦丁大帝(stantine the Great,324-337年在位)反對多神教獻祭的法令,此後,賽奧多西二世(Theodosius Ⅱ,408-450年在位)於公元438年頒布《賽奧多西法典》(Codex Theodosianus),綜合編輯了反對多神教的法令。但是在雅典這樣一座遠離皇帝的傳統多神教城市中,法令並沒有被嚴格執行。帝國法令可以禁止公開的獻祭,卻不可能完全禁止轉入私下的獻祭行為。然而,拜占廷帝國畢竟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當基督教的帝國日益強大穩固時,雅典最終隻能被融入主導信仰中。
後來的基督教史家和教父們對保羅在雅典的成功布道津津樂道,但是如果我們比較《聖經》對保羅在其他地方傳教勝利的記載,就不難發現,不論從記錄者投入的筆墨還是所體現出的熱情而言,保羅在雅典的勝利都相形見絀。保羅傳教之後的一些基督教集會被記載,但是目前我們在雅典沒有發現屬於公元1世紀到3世紀的基督教遺跡。
公元267年,蠻族西路裏人(the Heruli)的入侵阻斷了雅典的相對繁榮,正常的城市生活被打破一個多世紀。就拜占廷帝國整體範圍而言,到4世紀中後期,基督教已經成為主導,這集中體現在皇帝的立法中。就目前的考古發現而言,雅典最早的基督教遺跡屬於3世紀末期。因此,本書對雅典基督教化的討論從公元267年西路裏人對雅典的入侵開始。
本書把雅典的基督教化分為三個階段進行論述:基督教在雅典的興起階段(公元267-395年),基督教在雅典的發展階段(公元396-475年)和基督教在雅典的確立階段(公元476-582年)。
在我們討論的每一階段伊始,雅典均遭到蠻族入侵。蠻族入侵破壞了呈現多神教麵貌特征的雅典城市,但同時給城內建築的世俗化和基督教化創造了機會。雅典在晚期古代遭受了四次蠻族入侵,它們是公元276年的西路裏人入侵、公元396年阿拉裏克(Alaric)率領的哥特人入侵、公元476年的汪達爾人(the Vandals)入侵和公元582年的斯拉夫人(the Slavs)入侵。古代建立的神廟在每一次入侵中都是蠻族搶掠和破壞的對象,幾乎沒有哪座神廟在被破壞後能夠修複為其原來的模樣,一些神廟經不住頻繁的攻擊而倒塌,而那些得以留存的神廟大都外部遍體鱗傷,內部被搶奪殆盡。然而,雅典人從未放棄他們的城市。每一次蠻族入侵過後,雅典人都會修建或者修補城市的防禦工事,修複某些被破壞的建築,而那些遭受嚴重破壞和沒有使用需求的建築被用作采石場或者逐漸荒蕪。雅典人也會修建一些新的房屋用於居住,但是再也沒有建立大規模神廟的建築行為,城市麵貌難以再現古代的輝煌。那些幸存的神廟或者世俗化或者最終轉變為基督教教堂。許多世俗建築被加以基督教性質的符號和裝飾,而且新修的基督教教堂陸續在雅典出現。
拜占廷帝國皇帝嚴厲鎮壓多神教和堅決支持基督教,是雅典基督教化的主要強製力。雅典在古代是多神教的中心之一,多神教長期深入雅典人心,雅典人對多神教的崇拜儀式一絲不苟。多神崇拜與基督教教義有根本衝突,所以拜占廷帝國皇帝發布一係列反對多神教的法令。最早反對多神教的法令是公元321年君士坦丁大帝(stantine the Great,324-337年在位)反對多神教獻祭的法令,此後,賽奧多西二世(Theodosius Ⅱ,408-450年在位)於公元438年頒布《賽奧多西法典》(Codex Theodosianus),綜合編輯了反對多神教的法令。但是在雅典這樣一座遠離皇帝的傳統多神教城市中,法令並沒有被嚴格執行。帝國法令可以禁止公開的獻祭,卻不可能完全禁止轉入私下的獻祭行為。然而,拜占廷帝國畢竟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當基督教的帝國日益強大穩固時,雅典最終隻能被融入主導信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