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基督教化曆經漫長的三百餘年,其基督教化進程的緩慢與雅典知識分子和他們的學術活動緊密相關。雅典的哲學家、修辭學家和詭辯家大都信奉多神教,他們尤其崇拜雅典娜女神,因為雅典娜不僅是雅典城的守護神,而且賦予人們智慧。因此,他們不僅積極投入神學辯論和多神教實踐,而且慷慨資助多神教活動。根據現有的文獻和考古資料,盛大的泛雅典娜遊行一直到公元5世紀仍然舉行,而且銘文資料證明富裕的官員、貴族和哲學家都是遊行活動的資助者。雖然雅典的學術活動被蠻族入侵嚴重幹擾,在蠻族入侵的年份學術活動幾乎停滯,一些學生和老師被迫逃離雅典;但是,長期以來,在雅典形成追求真理和尊敬知識的風氣,雅典人對學術有一種本能的熱衷,在每一次蠻族入侵過後,雅典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學術複興。另外,雅典的學問名揚在外,一直吸引著各地的學生和學者前來求學訪問,即使是信仰基督教的人們也願意拜訪雅典。但是,雅典在古代作為文化和教育中心的地位在公元3世紀以後受到挑戰,帝國東部的君士坦丁堡、亞曆山大(Alexander)和安條克(Antioch)成為首先被選擇的求學地點。公元529年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527-565年在位)頒布法律,強行關閉雅典的新柏拉圖學校,這一方麵標誌著雅典古典教育機構的終止,另一方麵也暗示雅典的學問仍然具有影響力,以致帝國皇帝必須頒布關閉學校的專門法律。529年之後,雅典的學術活動再未繁榮。正是因為得到雅典知識分子的支持,雅典的多神教才得以堅持到公元6世紀。隨著雅典學術的沒落,雅典多神教也走向末路,雅典的基督化在公元6世紀完成。
在本書的最後,筆者簡述了雅典從公元6世紀末到15世紀中期的曆史,以使讀者了解基督教的雅典城市在拜占廷時期的發展。
二、晚期古代雅典的研究狀況
1.晚期古代史的研究狀況
“晚期古代”(the Late Antiquity)作為一個明確的曆史斷代概念隻有一百多年的曆史。根據柏林自由大學德芒特(A. Demandt)的觀點,晚期古代的概念來源於布克哈特(J. Burckhardt),1853年他發表了《君士坦丁大帝時代》,並於1880年作了修訂,在這部著作中他明確提出晚期古代的概念。和晚期古代相並列的一個概念是晚期羅馬帝國,長期以來兩者的研究內容和目的是相同的,兩者在研究內容和方法上形成各自特色是在20世紀中期以後。1964年瓊斯(A. H. M. Jones)出版巨著《晚期羅馬帝國》,他的研究以古典語言學和考古學為基礎,對晚期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進行細致入微的探討。1971年布朗(P. Brown)出版《晚期古代世界,從馬庫斯·奧瑞裏烏斯到默罕默德》,他以歐洲整體觀念和全球史的視角,重點研究晚期古代的宗教、文化和社會。
關於晚期古代的斷代,學者們有不同的看法。吉本(E. Gibbon)把羅馬帝國公元476-1453年的衰亡稱為晚期古代,這一觀點的局限在於它以西羅馬帝國為中心,忽視了東部拜占廷帝國的強盛。瓊斯認為晚期羅馬帝國的曆史應從公元284年開始,到公元602年結束。布朗認為晚期古代的曆史應當從公元2世紀末期羅馬帝國奧瑞裏烏斯皇帝(Marbsp;Aurelius,138-180年在位)執政開始,到公元8世紀阿拉伯世界興起為止。早期劍橋古史派將君士坦丁大帝當政時代之後的曆史幹脆劃歸中世紀,這種觀點在20世紀90年代末被卡梅隆(A. Cameron)和卡恩賽(P. Garny)編輯的新版《劍橋古代史》打破,晚期古代已經成為新版《劍橋古代史》的獨立篇章。
筆者認為,關於晚期古代斷代的嚴格時間,不可能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見。在晚期古代,歐洲各地處於一個重建和轉型的時期,各地由於文化傳統和周邊形勢不同,曆史進程也是不同的。所以,筆者願意回到文藝複興時代人文主義者提出的晚期古代概念。人文主義者通常把歐洲曆史分為三個階段:古代(Antiquity)—中世紀(Middle Ages)—現代(Modern Times),在這種輝煌—衰落—複興的模式中,晚期古代就是處於古代和中世紀之間的時期。因此,就雅典而言,它的晚期古代始於公元267年西路裏人入侵,止於公元582年斯拉夫人入侵。
2.古代作家對晚期古代雅典的記述和官方法典
由於雅典的地位在拜占廷時期較之古典時代一落千丈,從文明中心淪為行省小鎮,因此浩瀚的拜占廷史料不見對雅典的專門和集中論述,雅典隻是偶爾被捎帶提及,但是這些稀少的敘述仍然是我們研究晚期古代雅典的珍貴資料,簡介如下。
愷撒裏亞人尤西比烏斯(Eubius of Caesarea,260-340年)的《教會史》、《編年史》和《君士坦丁傳》。尤西比烏斯年少時師從著名的教會學者潘非羅斯(Pamphilos),後來成為君士坦丁的好朋友。現存10.2萬字的《教會史》內容涉及直到公元324年的早期基督教曆史。24萬字的《編年史》則從聖經傳說的亞當一直到公元3世紀末。尤西比烏斯著作的中心思想是,隻有遵循上帝的意旨辦事才能獲得最終勝利。尤西比烏斯著作比較權威的英譯本之一是“勞埃布古典叢書”。
撒爾迪斯人尤那皮烏斯(Eunapius of Sardis,345-420年)的《曆史》。尤那皮烏斯生在撒爾迪斯,但是在雅典接受教育,深受非基督教學術的影響,篤信新柏拉圖哲學,是皇帝“背教者朱利安”(Julian,361-363年在位)的好友。在14卷的《曆史》中,他記述了公元270-414年間的大量人物和曆史事件,但是該書散佚較嚴重,公元404年以後的部分缺損,現存1.6萬字。《曆史》比較權威的英譯本是布羅克雷(R. Blockley)和瑞特(bsp;Wright)的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