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3 / 3)

二人又都屈身答是。△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顏莘便道,“淵喬,你先說來聽聽,都學到什麼了。”

“兒臣讀的是《持祿》一章。”顏淵喬人雖不大,說話卻字字沉靜,綱領挈明,“說的是官場中的歌頌,正是民間的憤怒或不屑。官員與人民對於好壞的標準各異,官員是一個標準,人民又是一個標準。然而人民的標準卻十分容易被政治漲跌擊碎,得不到公正的肯定。曆史上試圖推翻舊政權的力量,難免需要一個對百姓來說相對動聽的口號。因此任何一個滿腹回蕩豪壯之氣的將領,不論是實存的政權,或者是草莽力量,都不可忽略百姓的支持。而為政,同時要摒棄曲學媚世、持祿固位的野心家。”

顏莘忽略一旁講官眼裏的訝異,點頭笑道,“你能讀出這一節。確是不錯。”

又道,“淵秀。”

顏淵秀卻笑了笑,道,“母皇給兒臣點的是《文章》一章。‘文章當以理致為心腎,氣調為筋骨,事義為皮膚,華麗為冠冕。鈍學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終歸蠻鄙。但成學士,自足為人。必乏天才,勿強操筆。’”她聲音不大,卻十分動聽,背起文字來更是有板有眼,絲毫不像稚嫩孩童。

顏莘笑了笑,道,“你這記性倒是很好。能背出文章來。”

又笑著接了她背道,“‘學為文章,先謀親友,得其評裁,知可施行,然後出手;慎勿師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自古執筆為文者,何可勝言。然至於宏麗精華,不過數十篇耳。但使不失體裁,辭意可觀,便稱才士。’”

見一屋眾人均佩服的不行,便又問顏淵秀道,“這一節可看到了?”

顏淵秀萬萬沒想到母皇背的比自己精熟得多,小小的心裏欽佩感慨交雜,卻又扁了扁嘴,道“嗯。”又接了背道,“‘今世相承,趨本棄末,率多浮豔。辭與理競,辭勝而理伏;事與才爭,事繁而才損。古人之文,體度風格,去今實遠,但絹綴彌補。今世音律諧靡,章句偶對,諱避靜詳,賢於往昔多矣。’”

顏莘笑笑,道,“你這小腦瓜倒機敏的很。提不出來的意思,便索性都背了去,來應付朕檢查。”見她低了頭,便笑了轉了話題道,“好了。今兒就到這兒。”

卻仍舊看了顏淵秀道,“今兒你三舅舅帶了你弟弟進宮,剛才來報已經在你父君宮裏了。”見她有些想要雀躍又不敢,便續了道,“下午便不用讀書了,隨朕一起回浮碧宮吧。”

顏淵秀高興萬分,卻看了看一旁立著的姐姐,斂了興奮表現,隻低低答了一聲是。

顏莘會意,回頭看看顏淵喬,笑道,“你也和你妹妹借了光了。下午也不用在這裏呆著了,去陪你父君用午膳吧。”

“對了,”她想了想,又道,“跟你父君說,朕晚上去看他。”

顏淵喬也忙應了,臉上喜悅卻深掩,絲毫看不出來。

顏莘便帶了顏淵秀去了浮碧宮。

她二人從外麵進來,遠遠便聽裏麵歡聲笑語,一片熱鬧。不料一進門,屋裏卻立時肅靜。原本議論風生的外殿裏突然間鴉雀無聲,四周的宮侍們都躬身行禮,恭敬的一聲咳嗽也聽不見。

顏莘進了外殿,見除了一身寧綢寶藍長袍的莫璃,屋裏卻另立了一名男子,正隨了莫璃過來行禮。

那男子身著絳紫色繡花滾邊袍子,姿容綽約。一張瓜子臉雖不十分瑩潤,兩條細細的煙眉也微蹙,眉梢淡垂,顧盼間卻掩不住明豔照人。

正是自己二弟顏友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