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句可稱個盡善。目下的人,為了這個,至於有己無人,但知一我,往往憂人富,自怕窮,隱然他的是我的,我的是動不得的。有一等憑著自己的勢頭,強占人便宜;有一等恃著自己的豪富,硬派人吃虧。占人便宜,還要把人淩辱;派人吃虧,還要把人遭蹋。有一等要圖自己肥家,甚至不顧別人死活存亡,得了這個人的財物,便把那個人置之死地。有一等見凶便住,見善便欺的人,遇了情通理順,講情話理的,便道不怕伊,三分明欺七分;撞著了僭強霸橫更凶似我的,隻得忍氣吞聲,敢怒而不敢言,外麵還要賠著小心。有一等欺貧重富的人,迷著個財主,便假殷懃,相知,裝盡許多醜態,仍然一些也叨不著他的小光。若是叨得著小光,便脅肩諂笑,無所不至,連廉恥也有些不要的了。若見了個貧士,便不在他心上,當麵輕褻他,冷淡他,奚落他,背後說他笑他,其實未嚐沾染厘毫絲忽;若是挪移了十兩半斤,裏麵便蓄著個我富他貧的念頭,外麵就露出個他貧我富的形狀,還要肆無忌憚,當場出醜,不顧別人的麵痛。又有一等看見別人的富,心懷妒忌,甚是不平,自己的窮,好像別人連累他的一般,當麵挪移撮借,背後反要算計劃策。或假公濟私,於中取利,不曉得什麼叫做情,叫做理,什麼叫做義。甚至父子們平白地風波即起,兄弟們頃刻間水火已成,朋友們陡的裏幹戈就動,六親不睦,九族不和。或損人不利己,或兩敗俱傷。為因要這個,反把這個送與別人,而且有傷天害理,劃惡策毒計,不知忘了多少情,背了多少理,負了多少義,單有自己而無別人。一世辛勞,並無片刻之安,那有一時之樂?直至四肢冷,雙腳挺,口不能說長論短,目不能鑒貌辨色,耳不能尋消問息,身不能西走東奔,心不能千思百想,喉嚨中的氣兒一斷,方才肯罷。正是:三分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 這等看起來,利令誌昏,當局者迷,看不破的居多。然而看得破了,難道教人不必要這個至寶麼?若說道為人總該不要,縱然有了,也該送與別人,那些天下的富人,沒有一個是的,天下的窮人,沒有一個不是的了。不是這等說,這個至寶,原是人世養生之物,貿遷有無,藉此以便食用,不可一日沒有,如何不要。
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故向日陳仲子的兄餓不食,原屬驕情;龐居士車金入海,更為不經。所以這個至寶,可以取可以無取,取了未免傷廉;可以與可以無與,與了未免傷惠。取與之間,須要看得清,見得大,不可把這個至寶看得太輕,亦不可把這個至寶看得太重。當取的便取,不當取的勿取。當與的便與,不當與的勿與。倘我手中有物,不可生輕忽心,把這個至寶任意揮灑,若是不是我的,不可生妄想心,圖謀別人的至寶。凡事要歸個適中,斟酌個一定不易的道理。古人說得好:“臨財毋苟得。”得是原許人得的,不過教人不要輕易苟且得耳。揆諸理上,理上請得去;度諸情義,情義上也說得去。然後與之有名,取之無愧,心安意適。這等樣有了財物,用也是經用的,失也是不易失的。
這二句可稱個盡善。目下的人,為了這個,至於有己無人,但知一我,往往憂人富,自怕窮,隱然他的是我的,我的是動不得的。有一等憑著自己的勢頭,強占人便宜;有一等恃著自己的豪富,硬派人吃虧。占人便宜,還要把人淩辱;派人吃虧,還要把人遭蹋。有一等要圖自己肥家,甚至不顧別人死活存亡,得了這個人的財物,便把那個人置之死地。有一等見凶便住,見善便欺的人,遇了情通理順,講情話理的,便道不怕伊,三分明欺七分;撞著了僭強霸橫更凶似我的,隻得忍氣吞聲,敢怒而不敢言,外麵還要賠著小心。有一等欺貧重富的人,迷著個財主,便假殷懃,相知,裝盡許多醜態,仍然一些也叨不著他的小光。若是叨得著小光,便脅肩諂笑,無所不至,連廉恥也有些不要的了。若見了個貧士,便不在他心上,當麵輕褻他,冷淡他,奚落他,背後說他笑他,其實未嚐沾染厘毫絲忽;若是挪移了十兩半斤,裏麵便蓄著個我富他貧的念頭,外麵就露出個他貧我富的形狀,還要肆無忌憚,當場出醜,不顧別人的麵痛。又有一等看見別人的富,心懷妒忌,甚是不平,自己的窮,好像別人連累他的一般,當麵挪移撮借,背後反要算計劃策。或假公濟私,於中取利,不曉得什麼叫做情,叫做理,什麼叫做義。甚至父子們平白地風波即起,兄弟們頃刻間水火已成,朋友們陡的裏幹戈就動,六親不睦,九族不和。或損人不利己,或兩敗俱傷。為因要這個,反把這個送與別人,而且有傷天害理,劃惡策毒計,不知忘了多少情,背了多少理,負了多少義,單有自己而無別人。一世辛勞,並無片刻之安,那有一時之樂?直至四肢冷,雙腳挺,口不能說長論短,目不能鑒貌辨色,耳不能尋消問息,身不能西走東奔,心不能千思百想,喉嚨中的氣兒一斷,方才肯罷。正是:三分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 這等看起來,利令誌昏,當局者迷,看不破的居多。然而看得破了,難道教人不必要這個至寶麼?若說道為人總該不要,縱然有了,也該送與別人,那些天下的富人,沒有一個是的,天下的窮人,沒有一個不是的了。不是這等說,這個至寶,原是人世養生之物,貿遷有無,藉此以便食用,不可一日沒有,如何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