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記(辛氏)
山陵
秦名天子冡曰長山漢曰陵故通名山陵
地市
驪山始皇陵作地市生死人交易市平不得欺死人雲秦王地市有斷馬利
太白山
太白山不知高幾許俗雲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山下軍行不得鳴鼓角鳴鼓角則疾風暴雨兼至也
隴阪
隴西關其阪九回不知高幾裏欲上者七日乃越高處可容百餘家下處數十萬戶其上有淸水四注俗歌曰隴頭流水鳴聲幽咽遙望秦川肝腸斷絶去長安千裏望秦川如帶關中人上隴者還望故鄉悲思而歌則有絶死者
沙角
河西有沙角山峰崿危峻逾於石山其沙粒麄色黃有如幹糒又山之陽有一泉雲是沙井綿歴今古沙不填足人欲登峰必步下入穴即有鼓角之音震動人足
溫泉
驪山湯泉舊說以牲祭乃得入可以去疾消病俗雲秦始皇與神女遊而忤其旨神女唾之則生瘡始皇怖謝神女為出溫泉而洗除後人因以為驗
蘭池
秦始皇作蘭池引渭水東西二百裏南北二十裏築土為蓬萊山刻石為鯨魚長二百丈
城赤色
長安城中地皆黒壤今城赤何也且堅如石如金父老相傳雲蓋鑿龍首山中土以為城及諸城闕亦然
織錦城
梁山宮在好畤城皆文石名織錦城
未央
未央一名紫微宮
桂宮
未央宮漸台西有桂宮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璣為簾箔綴明月珠金砌玉階晝夜光明
豹林穀
在子午穀
鳳闕
柏梁台有銅鳳因名鳳闕
韋曲
在皇子陂之西
杜門
即靑門
子午
子午長安正南山名
始平
長安城北有始平原數百裏無山川湖水其民井汲巢居井深五十丈有伯夷墓人采薇可常食或雲夷齊食三年顏色如故
白鹿
周平王東遷有白鹿遊於此原以是得名葢泰運之象
桃林
桃林塞在長安東四百裏若有軍馬經過好行則牧華山休息林下惡行則決河漫延人馬不得過矣
長安誌(宋敏求)
結麟樓七聖紀曰鬱蕐赤文與日同居結麟黃文與月同居鬱蕐日精結麟月精又太上黃庭內景玉經曰高奔日月吾上道鬱儀結麟善相保梁丘子注曰鬱儀奔日之仙結麟奔月之仙六典作結鱗未知從何字
驪山在縣東南二裏驪戎來居此山按土地記曰即藍田山也天寶元年更驪山曰會昌山七載又改曰昭應山
公泉為陂十道誌曰有五渼陂陂魚甚美因誤名之唐寶歴二年勑渼陂令尚食使收管不得雜人采捕其水任百姓灌溉勿令廢碾磑之用文宗初詔並還府縣
大明宮高宗命司農少卿梁孝仁製造北據高原南望爽塏每天晴日朗南望終南山如指掌京城坊市街陌俯視在檻內
隋煬帝在藩舊宅武徳中賜尚書左仆射蕭瑀西為少陵原南接終南北至滻水即漢鴻固原也宣帝許後於此俗號少陵原
韋嗣立營構別業於驪山鳳凰原鸚鵡穀有重崖洞壑飛流瀑水中宗親往幸焉因封嗣立逍遙公名其園後
瑀子鋭尚襄城公主詔別營主第主辭以姑婦異居有乖禮則因固陳請乃取園地充主第又辭公主棨戟不欲異門乃並施瑀之院門
關中記(潘嶽)
長安地皆黒壤城今赤如火堅如石父老所傳葢鑿龍首山土為城又諸台闕亦爾
終南山一名中南言在天中居都之南故關中曰南山
昆明池曰神池靈沼堯治水訖停舟此池葢堯已有池漢代因而深廣之
涇與渭洛為關中三川與渭灞滻澇潏灃滈為關中八水
未央宮周旋三十三裏街道十七裏有台三十二池十二土山四宮殿門八十一掖門十四宮殿及台皆疏龍首山土以作之殿基出長安城上非築也
未央宮東有鴛鴦殿
宣帝少依許氏長於杜縣樂之後葬於南原立廟於曲池之北亭曰樂遊原
龍首山首枕渭之南岸尾達樊川首高尾下在長安城南
漢築長安城及營宮殿鹹以堙平至今坊市北據髙原南望爽塏視終南如指掌
洛陽記(陸機)
洛陽城周公所製東西十裏南北十三裏城上百步有一樓櫓外有溝渠
洛陽城內西北角有金墉城東北角有樓高百尺魏文帝造也
雲台高閣十四間乗風觀閣十二間
洛陽南宮有乗風觀北宮有増喜觀城外有宣陽觀千秋鴻地泉城揚威石樓鼎中等觀
宮中有臨高陵雲宣曲廣望閬風萬世修齡總章聽訟凡九觀皆高十六七丈雲母窓日曜之有光
三市大市名也金市在大城西南市在大城南馬市在大城東按金市名商觀西兊為金故曰金市
銅駞街在洛陽宮南金馬門外人物繁盛俗語雲金馬門外聚羣賢銅駝街上集少年
漢洛陽四關東成皋關南伊闕關西函穀關北孟津關
城南五十裏有大穀舊名通穀
紫微宮有一柱觀
梁州記(劉澄之)
武侯壘
武侯壘東南有定軍山八十餘裏有諸葛武侯墓鍾會征蜀至漢州祭亮之墓令軍士不得於墓芻牧樵采今鬆柏碑銘儼然
白水關
關城西南百八十裏有白水關李固解印綬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