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溫婉女子咬著嘴唇,滿頰清淚。
徐鳳年低聲問道:“是她?”
紅薯笑道:“可不是,真巧。”
徐鳳年搖頭道:“巧什麼巧,有心人安排的,當然多半不是她刻意所為。”
紅薯一笑置之,其中門道,她自然也不陌生。隻不過一旦說破說穿,就 丁點兒餘味都給弄沒了。你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應如是,這叫兩情相悅。你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你是坨屎,這叫一廂情願。青山見你多嫵媚,你在山上拉坨屎,還要讓青山待你如初見,這就是人心不足了。
紅薯主動換了個話題,“公子怎麼不多待幾天,好試著去收服徐璞。”
徐鳳年搖頭道:“我這輩子最不擅長的事情就是收買人心。第二次出門遊曆,也沒想著怎麼去跟一百鳳字營輕騎客套寒暄。而且我也受不了那些納頭便拜的老套戲碼。出來混官場公門和行走江湖的,都不是傻子,運氣好些,能夠意氣相投,那也是適合做朋友。你看我當世子殿下的時候,除了幾個從小玩到大的狐朋狗友,可曾收過小弟嘍囉?被人在後背捅刀子,很好玩啊?”
紅薯揉了揉徐鳳年的眉心,柔聲道:“這個得改。”徐鳳年點頭道:“在用心改了。徐璞方才說徐驍是聚勢造勢,我得借勢乘勢,很有道理。”喝過了幾碗酒,徐鳳年起身背好一隻新紫竹書箱,說道:“別送了。”紅薯乖巧站在原地,隻是怔怔遠望相送。
徐鳳年往錦西州境內一路北行,尚未到吳家九劍破萬騎的遺址,卻遇上了一條橫空出世的陸地大龍卷。蔚為壯觀。徐鳳年係緊書箱繩帶,大笑著衝過去。記得當年武當山上騎牛的木劍劃瀑布,今朝世子殿下春秋劍破開一條縫隙,穿牆入龍卷。
陸龍卷一般而言,比不得水龍卷勢大,但是其中多夾雜有風沙巨石,凶險無比。當下這條陸地龍吸土,規模奇大,徐鳳年進入之後,就有大把的苦頭吃了,幾乎等於是綿綿不斷承受目盲女琴師的胡笳拍,不過徐鳳年早有心理準備,抽出春秋劍,一邊出劍迅猛,以劍氣開蜀擊碎大石,一邊築起大黃庭的海市蜃樓,踩踏而上,如登高樓,如攀五嶽,昏天暗地,閉目凝神,出劍複出劍,拔高再拔高,不知身臨離地幾百丈。
驟然風停,徐鳳年一衝而出,身形高出雲海,如入天庭。全身上下沐浴在金黃色日光中,好像一尊金身佛陀。可惜世人不得見此時此景。
扶搖上青天 徐鳳年身處九天之上,眼見壯闊無邊的黃金雲海,哈哈大笑:“我有一劍叫扶搖!”
徐鳳年衝出陸龍卷的巨大旋渦後,高喊“一劍扶搖”,身體借著拋力繼續往天空攀升,到了最高點,盤膝而坐,好似一尊天人靜止坐天門,坐看雲起潮落,這大概稱得上是人間最逍遙的一幕場景了。
徐鳳年舉目看去,雲海滔滔,一望無垠。
意氣風發過後,身體就直直墜落,跌破佛光普照浸染的金黃雲層,才幾息時間,陸龍卷已經遠去半裏。徐鳳年終於不再擺架子裝佛陀,心神所向,朝露飛出袖口,徐鳳年四肢舒展,腳尖輕輕在飛劍上一點,略微阻擋了下墜速度,若是率先祭出其餘仍然需要氣機牽引的飛劍,一氣斷去,跌落勢頭就勢不可擋。如此反複點點停停滯滯,不斷減緩下墜速度,離地差不多一百丈時,從雲海摔下的徐鳳年猛然抽出春秋,劍劍扶搖起風,五十丈後,十一柄飛劍齊出,在空中布置出一條傾斜天梯,步步踩劍身,同時大黃庭充沛氣機鼓蕩全身,頭巾雙袖一起飄拂,真有幾分仙姿。
大黃庭精妙處在於一粒種下而滿太倉,氣斷一停刹那生新氣,才使得他可以春秋劍出。尋常金剛境高手如此摔下,估計不死也要在地麵上重重砸出個大坑,砸成內傷。十丈以內,徐鳳年已是黔驢技窮,盡量提氣,幾乎瞬間踩地,雙腿彎曲卸去衝勁,地麵塵土飛揚,還背著個書箱的徐鳳年翻滾出濺射灰塵,有些狼狽。
抬頭望了望天空雲海,天上人間。
幾次呼吸以後,氣滿太倉,徐鳳年撒腿奔跑,又衝向那條接起天地的陸地龍汲水,同樣是以春秋劈開牆縫,鑽入以後,依然是劍劈巨石無數,踩石而升,踏氣而浮,再度一舉衝出漆黑昏暗的陸龍卷大壺口。這一次徐鳳年沒有懸停雲海之上做仙人遠眺,故意一次吐納換氣,身體被吸往龍卷旋渦,春秋劍不斷以扶搖式劈斬,這一趟是逆行向下而去。魔頭洛陽是逢仙佛殺仙佛,鄧太阿也曾說李淳罡的劍道即是遇山水開山水,徐鳳年不信自己還斬不斷一條無根的陸龍卷。向上是順勢,雖有飛旋巨石如飛蝗箭矢,但大多有跡可循,往下而走,大石走動滾玉盤,就成了不計其數的淩厲暗器。徐鳳年所幸親身經曆過目盲女薛宋官的琴聲控雨點造就的密麻殺伐,艱難行至陸龍卷中部,幾次換氣,仍然隱約扛不住,又咬牙堅持片刻,終於不再拿性命開玩徐鳳年就這般隨著陸龍卷往北而去。
較這兩位,徐鳳年也差得不太多了。
本無礙,徐鳳年還沉浸在方才思緒中,結果被人一腳踹出個狗吃屎,雖有臨時警醒,卻仍然躲不過偷襲,好在那一腳沒有擊殺欲望,徐鳳年在地麵上撲出一大段距離,身上這套衣衫徹底破碎,起身後看去,是他這輩子最不想見到的熟人,另一個黃寶妝——洛陽!黃昏中,黃沙上,一襲白衣飄飄。徐鳳年頭大如鬥,碰上拓跋春隼和目盲女琴師這兩撥勁敵,都不曾如當下這般棘笑,返身順勢如飛升,躍出了壺口,再跌回去,如同再度身臨敦煌城門外五百騎輪番衝擊的境地,期間被碎屑刮擦得滿身血汙。虧得他第三次被拋出大壺時還能養劍,反正出血不少,別浪費了,苦中作樂至此,可歌可泣。扶搖上青天 世人有乘馬坐船而行,隨著一條龍卷飄搖,不知能否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過進入北莽後,在飛狐城聽說過道德宗麒麟真人曾經一葦渡去十三峰,而把極北冰原當作淬體煉魄之地的拓跋菩薩也有過站鯨浮海的壯舉,比萬物皆有生死,衣衫襤褸的徐鳳年養劍六柄以後,察覺到龍卷已經開始式微,遠不如起初勢如破竹,便開始以一劍扶搖不斷斬向氣壁,加速這條陸龍卷的消散。最後一次給丟出龍卷,徐鳳年驟然提氣拔高身形,站在雲海之上,看了一眼西下夕陽,但見雲霧透紫,呈現出紫煙嫋嫋的唯美風光,徐鳳年如癡如醉,那一刻,一個念頭掠過,禦劍的她是否見過此情此景了?回落人間,春秋一劍扶搖斬裂氣象聲勢都不複當初的陸龍卷,落地原手。強自壓下心中寒意,徐鳳年不退不跑,並非是徐鳳年悟出扶搖式後便有了視死如歸的氣魄,而是那一腳透露出的信息,讓他不至於掉頭逃竄。果然,女魔頭洛陽開門見山說道:“你隨我去一趟冰原,我殺拓跋菩薩,寶物歸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