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餐的幾點建議
佛餐是一種健康環保的飲食方式,堅持佛餐有助於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抵抗衰老。然而如果佛餐搭配不當,飲食習慣不良,就容易導致體內某些營養元素的匱乏,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進行佛餐當中應該加強飲食結構的合理化、豐富化,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為此,美國營養專家專門對長期佛餐者提出了關於健康佛餐的幾點建議,以便廣大佛餐者能夠科學飲食,從而不僅真正達到佛餐的要求,同時還能保持身體機製的平衡正常。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豐富佛餐種類,維持所需營養的足夠供給每種食物中都包含了不同的營養成分,其作用和營養價值都是其他食物所無法代替的。因此應保證進食種類的豐富、多樣,避免單一化進食,經常變化菜品,以便維持身體所需營養的足夠供給。
(2)補充各種營養,保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合理攝入長期佛餐的人可能會出現牙齦出血、夜盲等現象或者患有腳氣病。這是由於體內維生素D、維生素B12以及鐵、鈣、鋅等礦物質的缺乏。這種情況在長期佛餐者當中較為常見,由於佛餐食物基本來自於純粹的植物,其中含有的植物酸、草酸等容易與鐵、鎂、鋅等礦物質發生反應,進而排出體外,削弱了機體對這些營養的吸收,從而導致免疫能力下降、體質虛弱等現象。
因此,為了避免對機體造成不良影響,應有意識地提高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量。可多吃用酵母發酵的饅頭、麵包等麵食和乳製品、蛋製品,飲用適量的啤酒,這些飲食有助於補充容易缺乏的維生素B12和維生素D;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有苦瓜、蘿卜、綠色葉菜、草莓、辣椒、獼猴桃、西紅柿、柑橘等;豆腐、豆漿、杏仁果和未經過精細加工的五穀雜糧等食物中則含有大量鋅元素;豆類及豆製品、奶製品及綠色菜葉中含有的鈣元素非常豐富;而堅果、豆腐、瓜子、核桃仁、菠菜等食物中富含鐵元素。並且要注意,高鐵食物最好與維生素C含量比較豐富的食物一同食用,這樣有助於促進吸收。平衡這些食物的攝取,即有助於保持體內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充足。
(3)合理烹調食物,慎防營養流失烹調食物時充分發掘食材的味道是重要的一方麵,同時也應注意避免過度烹調導致營養結構被破壞。盡量保持食物的原本味道,選用涼拌、水煮、清蒸等方式加工食物。清淡飲食不僅保證了營養的充分,還利於胃腸進行消化和吸收。